歐洲南部民族之一。總人口超過6 000萬,絕大部分分佈在義大利共和國。屬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多信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教新教。教會影響很大。

圖1 義大利老人

  早在舊石器時代,意大利半島便有原始人類居住。講印歐語的古意大利部落,在公元前1000年從北方進入半島。前8世紀,古意大利部落中的一支拉丁部落在半島中部興起,於前754年在臺伯河口附近建立羅馬城。然後,以羅馬為中心統一各拉丁部落和其他古意大利部落;並在前6~前2世紀先後征服半島北部的伊特魯裡亞人、威尼斯人、利古裡亞人和凱爾特人,以及半島南部和附近島嶼上的希臘人、雅皮吉人、迦太基人和西庫利人。至1~2世紀,所有這些不同來源的人們已經融為一體,具有共同的民族意識,講共同的語言——民間拉丁語(拉丁口語)。到瞭羅馬帝國擴張時期,大批不同民族成分的戰俘和奴隸不斷從各個被征服地區運入;帝國崩潰以後,又有大批外來民族侵入,重新增加瞭國內民族成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5~13世紀,意大利人又先後同化瞭東哥特人、拜占廷人、倫巴德人、法蘭克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和諾曼人,形成瞭統一的標準語,以及許多共同的文化特點。然而,由於歷史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以及各地區混入的民族成分有所不同,在意大利民族內部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地方性差異。

圖2 身著傳統民族服裝的意大利女子

  古意大利人於公元前8世紀開創王政時代,前510年建立羅馬共和國,前30年建立羅馬帝國;至5世紀受北方民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在這一歷史時期,意大利人以古希臘文化為基礎,創造瞭光輝燦爛的古羅馬文化。文學有大加圖和凱撒的散文,維吉爾和賀拉斯的詩歌;哲學有盧克萊修的唯物論,小塞內加的唯心論;史學有塔西佗和李維的著作;科學有老普林尼的《自然史》等。此外,在建築術和造型藝術上,在雄辯術、政制和法學上均有顯著成就。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古羅馬文化和拉丁語得到廣泛傳播,對後來西方各國文化的發展和民族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至14~16世紀,意大利又出現空前的文藝繁榮,對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瞭巨大的推動作用。

  另有部分意大利人分佈在美國、阿根廷、法國、加拿大、德國、巴西、瑞士、澳大利亞以及其他國傢。

  意大利共和國居民也統稱為意大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