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事方面的計畫、組織、指揮、協調、資訊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通過科學的方法、正確的用人原則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調整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組織的關係,謀求對工作人員的體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適當的利用與最高的發揮,並保護其合法的利益。

  起源和發展 人事管理一詞源出於英語Personnelmanagement,本意是“人員管理”。日本譯為人事管理,後被普遍採用。人事管理作為為一門科學,起源於美國。人事管理的實踐同人類社會的歷史一樣悠久。原始社會的部落管理,奴隸社會的軍事組織和生產組織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都屬於人事管理。但在人類社會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人事管理並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理論。到20世紀初葉,一些受商業、工廠和政府部門聘用的管理人員、科學傢和工程師,從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出發,總結和運用歷史上的人事管理經驗,解決勞動和勞動管理中的問題,從而使人事管理上升到瞭科學管理的階段。當時的人事管理,指的是私人企業中員工的選拔和任用,初稱為勞動管理,繼而稱為雇傭管理,後稱為工業關系,20世紀20年代後稱為人事管理。

  中國的人事管理實踐,源遠流長。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人事管理已具雛形。兩漢時期起,封建朝廷在選拔用人方面,采用瞭察舉與征辟、策試、上書言事等多種辦法,建立瞭考績制度和培訓機構(官學和私學),出現瞭爵(等級)、位(職務)、祿(工資)的分開管理方法。隋唐以後,科舉制度(即選人用人制度)發展到瞭成熟階段,實行瞭考試、培訓、調動、任免、俸祿、退休等一系列制度,建立瞭專管考試、考核、任免、獎懲、監察等管理機構,形成瞭一套完整的封建官僚的人事制度。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現代的人事管理,是進入20世紀後才從西方傳到中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事管理,是在革命根據地的人員管理的基礎上,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它是組織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管理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管理體制是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和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在中國,凡是關系到工作人員本人、工作人員相互之間、工作人員與組織之間的事務,都是人事管理的內容。具體包括工作人員的吸收錄用、招聘、調配、使用、培訓、交流、崗位責任制(職位分類)、考核、獎懲、任免、升降、工資、福利、統計、辭退、退職、退休、撫恤和人事研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由於人事管理內容的不斷發展,從而出現瞭專門從事人事管理的部門。

  人事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  在中國,主要任務有:①組織。即制定、修改關於權限和職能責任的組織結構,建立雙軌的、相互的、縱向及橫向的信息交流系統。②計劃。即預測對於工作人員的需求,做出人員投入計劃,並對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計劃做出預先設想。③人員的配備和使用。即按照工作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錄用、調配、考核、獎懲、安置等。④培訓。即幫助工作人員不斷提高個人工作能力,進行任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⑤工資福利。即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做好工作人員的工資定級、升級和各種保險福利工作。⑥政治思想工作。即通過各種教育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激勵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⑦人事管理研究。即對工作情況和程序進行總結、評價,以便改進管理工作。

  人事管理環節 中國現行的人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管理環節:

  錄用 錄用是全部人事管理的基石。中國國傢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在編制定員內需要補充工作人員時,根據招錄的條件和要求,除瞭從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和從現有的工人中遴選外,可以從社會上的待業人員中錄用。錄用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德、智、體全面瞭解,一般采取考試或考核的辦法,擇優錄用。工作人員被錄用以後,要有一定的試用期。試用期間,由主管領導對被試用人員的思想品質、專業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和身體狀況等,進行全面認真的考察。試用期滿後,根據考察結果,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正式任用。正式任用後其工資福利待遇按國傢現行有關規定辦理,其地位、權利和義務得到法律保護。

  調配 調配是人事管理中的一項經常性的工作。由於工作的需要,或為達到在職訓練的目的,或為調整“人與人”、“人與事”的關系,或為照顧工作人員本人及其傢庭的困難,常常采取調動工作人員工作崗位的措施。調配工作人員必須按照國傢編制和人員結構要求,企業單位生產人員與非生產人員的合理比例,本著學以致用、適才適所、發揮特長的原則進行。

  任免 任免是國傢依據法規,授予工作人員一定的職務,或免除工作人員所任的職務。任免必須經過嚴格考核,做到及時、正確。隻有任免得當,才能人盡其才,否則將會貽誤工作。

  考核 對工作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實績的考察瞭解。考核是人事管理中的一個基本要素,是“用人行政”的基礎。通過考核,全面瞭解工作人員的優劣短長,可以為識別、使用、培訓、調動、獎懲工作人員,以及實行按勞分配原則提供可靠的依據,也是激勵先進、鞭策後進、鞏固崗位責任制的重要措施。考核要以德才為基本標準,以考績為重點,全面地考德、考能、考勤、考績。①考德。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傢的憲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②考能。主要考核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③考勤。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④考績。主要考核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

  定編定員 確定各個工作職位及其任務,以及各個崗位人員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還要相應地規定其應有的責任和權力。

  人事制度改革 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要進行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改變過去集中統一管理的現狀,建立科學的分類管理體制;改變用黨政幹部的單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員的狀況,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改變缺乏民主法制的現狀,實現幹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開監督。

  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建立國傢公務員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規章,對政府中行使國傢行政權力、執行國傢公務的人員,依法進行科學管理。國傢公務員分為政務和業務兩類。政務類公務員,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組織法進行管理,實行任期制,並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中國共產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會推薦各級政務類公務員的候選人,監督管理政務類公務員中的共產黨員。業務類公務員按照國傢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實行常任制。凡進入業務類公務員隊伍,應當通過法定考試,公開競爭;他們的崗位職責有明確規范,對他們的考核按法定的標準和程序進行,他們的升降獎懲應以工作實績為主要依據;他們的訓練、工資、福利和退休的權利由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