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為達到一定的宏觀目標,在商品價格上所採取的一系列方針、措施的總稱。

  不同的社會制度有不同的價格政策。資本主義國傢的價格,是自發地由價值規律和市場供求決定的。但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國傢也制訂價格政策,對某些商品價格進行幹預,以此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如對某些農產品制訂高於市價的優待價格、作為價格變動上限的目標價格和防止外部低價衝擊的入境價格,以及制訂旨在佔領國外市場的低於國際市場價格水準的傾銷價格等等。資本主主義國傢的價格政策從根本上說在於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是資本傢用來剝削勞動人民並在資產階級之間瓜分剩餘價值的一種手段。社會主義國傢的價格政策,是國傢為瞭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對國民收入進行有計劃地分配和再分配的經濟手段。國傢利用價格調節各個社會集團之間的經濟利益,體現瞭國傢、集體和個人之間在根本利益上相一致的社會主義關系。

  在中國,價格政策是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和價值規律的要求,按照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情況及路線、方針制定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①全局性、長期性的總的價格政策;②局部性的各類商品價格的具體政策和短期性的適應當時需要的價格政策。具體包括:商品等價交換或近乎等價交換政策;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和合理調整政策;逐步縮小工農業產品交換價格剪刀差的政策;制訂商品的各種比價和差價政策,按質論價政策;農產品收購價格政策;工業品出廠價格政策;小商品作價政策;議購議銷價格政策;若幹主要產品加價政策;價格補貼政策,等等。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正確地制訂和貫徹價格政策,對於促進生產發展,擴大商品流通,穩定市場和物價,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對於加強國民經濟和企業核算,改善國民經濟和企業管理,提高國民經濟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對於正確處理國傢、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鞏固工農聯盟,加強民族團結,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