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服務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及其規律的學科。服務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服務經濟學研究的物件和範圍,是生產和經營服務產品的服務業的經濟活動。

  學科簡況 服務經濟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從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學傢A.G.B.費希爾在《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一書中提出“第三產業”的概念以後,人們開始對第三產業進行理論研究。第三產業又稱服務產業,所以也是對服務務經濟理論研究的開始。1968年出版的美國經濟學傢V.R.富克斯所著《服務經濟》一書就是把第三產業當作服務產業來研究的。第三產業是農業、工業以外的包括文教衛生、政府機關、軍隊警察在內的各行各業的總稱,內容十分龐雜。同時,由於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勞動就業問題突出。這樣,西方經濟學傢的研究往往局限於對各行業現象的敘述和對勞動就業、工資等問題的分析。

  在社會主義國傢裡,經濟學界圍繞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劃分展開瞭對服務勞動的理論研究。對服務勞動是生產勞動還是非生產勞動、服務勞動的結果是否形成產品等問題的討論,促進瞭服務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的建立。在60年代,蘇聯的一些經濟學傢已把服務當作商品進行研究。80年代初,蘇聯經濟學界把服務業中對居民的生活服務部分當作國民經濟中一個獨立的部門,探討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在這個部門的作用和具體形式以及如何提高經濟效果等問題。在中國,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學界也開始瞭對服務領域中的經濟理論問題的研究和討論。

  研究內容 服務產品的生產和再生產,是服務業的經濟活動中人與人的相互關系的基石。服務經濟學就是以這些關系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圍繞服務產品的運動,服務經濟學著重研究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服務產品的生產和流通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服務產品是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樣,服務產品的二重性是由創造服務產品的服務勞動的二重性決定的,即服務勞動的具體形式創造使用價值,服務勞動作為人類腦力和體力的支出形成價值。服務產品的價值論是勞動價值論的一部分,是對勞動價值論的補充和發展,也是服務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服務企業的經濟活動 服務產品是由服務企業或個體勞動者生產和經營的。大多數服務勞動者在企業或經濟組織中進行勞動,個體勞動者是少數。企業活動中的各種經濟關系是由服務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性質決定的。生產資料,或以貨幣為代表的生產資金,是服務業發展的前提。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服務業的資金是資本,服務勞動者是資本傢的雇傭工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服務業的資金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經濟形式並存,服務勞動者分別在不同所有制的企業或組織裡勞動,體現著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

  由於服務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服務勞動者對消費者的直接的服務,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對生產和流通的發展比其他部門更有決定意義。因此,服務經濟學對服務企業內部的各種經濟關系的研究,特別註意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服務產品市場 服務產品作為商品必須進入市場才能實現自身的物質替換和價值補償。服務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也是以市場為舞臺。因此,對服務產品市場的研究,也是對服務業內部和外部的縱橫交錯的經濟關系的研究。同時,由於服務產品的特殊性,決定瞭服務產品市場不同於實物產品市場。例如,服務產品市場的彈性很大,是由於自我服務與社會服務經常處在相互替代的變動之中。服務企業或單位若要擴展市場、開拓市場,必須使自己的服務產品適銷、優質、廉價。因此,對服務業進行計劃指導,也要以服務產品市場的特點為依據。

  服務業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關系 服務經濟學不是孤立地考察服務業的經濟活動,而是在它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相互聯系中考察它的生產和再生產的全過程,考察它發生、發展的客觀必然性。服務業為社會生產、流通和消費服務,它的產品是當作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進入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它為瞭滿足自己再生產的需要,又要從其他部門取得必需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這個過程,就是服務業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相互作用的過程。社會生產越發展,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對服務業的需要越大,同服務業的關系也就更為密切。

  同其他經濟學的關系 服務經濟學是一門部門經濟學。它既研究服務經濟活動中各種基本理論,也研究服務業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理論探討中找出促進服務產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規律。因此,它要以政治經濟學的一般原理為指導,深入研究服務業各種經濟活動的特殊性。同時,它又要以對服務經濟理論探討的成果補充和發展政治經濟學。

  服務業是由生產和經營服務產品的行業構成,幾乎有一種(類)服務產品就有一個服務行業。服務經濟學隻是研究各個行業中的一些普遍性的、共同性的經濟問題。各個行業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研究,形成各自的經濟學,如旅店經濟學、廣告經濟學等等。服務經濟學同這些分支學科的關系,是互相補充、共同發展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