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舞蹈表演團體。原名中央民族學院文藝工作團,1952年建立於北京。1955年中南民族歌舞團併入,正式定名為中央民族歌舞團,隸屬國傢民族事務委員會。由近40個民族的演員組成,以創作演出少數民族歌舞為主要任務。第一任團長吳曉邦。歌舞團的演出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格濃鬱,為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增強民族團結、加強民族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少數民族歌舞事業的繁榮作出瞭貢獻,贏得瞭各族人民的喜愛。曾經先後出訪30多個國傢和地區,獲得國際輿論論的好評。代表性作品有: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熱巴》、苗族舞蹈《放排》和《苗族青年舞》、朝鮮族舞蹈《紅雲》、傣族雙人舞《追魚》《雀之靈》和蒙古族舞蹈《牧馬人之歌》等。歌舞團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少數民族舞蹈藝術人才,如米娜娃、寶音巴圖、歐米加參、張曼茹、春英、許明月、貢吉隆、楊麗萍等。其中《草原上的熱巴》曾榮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金質獎章;《追魚》、《雀之靈》分別獲第一、二屆全國舞蹈比賽一等獎。

中央民族歌舞團創作的舞蹈《天地祥雲》演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