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聞界的全國性人民團體。簡稱“中國記協”。中國記協前身是在周恩來的宣導和支援下,於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1949年7月在北京組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籌備會,籌備會和工人、青年、婦女等15個全國性人民團體、民主黨派共同發起組織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推舉12名新聞界代表獨立組團參加瞭全國政協首屆會議。1954年成立瞭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聯誼會。1957年年3月聯誼會召開中國新聞工作者第一次代表會議,宣佈正式成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會議通過瞭《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章程》。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中國記協被迫停止活動。1980年8月恢復活動。

圖1 郭沫若在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

圖2 1957年寫給中央的關於成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報告

  中國記協實行團體會員制。至2007年有中央新聞單位、各省(區、市)記協和各專業記協共200多個團體會員,代表全國70餘萬新聞從業人員;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新聞界開展友好往來。

  中國記協的任務和職責是:團結全國新聞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維護世界和平服務;加強新聞隊伍建設,培訓在職新聞工作者;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交流、學術研討和新聞調研工作,組織各種新聞發佈會和新聞界的文體活動,加強新聞行業自律,維護新聞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完成國務院授權的對17個新聞社團的業務主管工作;組織經中宣部批準的常設全國性新聞最高獎——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等的評選工作;開展與國際新聞界的交流與合作;開展與港澳臺地區新聞界的交流與合作,受國務院有關部門委托,對港澳常駐記者及臨時來京采訪的記者實施管理。中國記協最高領導機構為全國理事會,選舉產生主席、副主席,任命書記處成員。歷屆主席為范長江、胡喬木、鄧拓、曾濤、吳冷西、邵華澤、田聰明。該會工作機構有辦公室、國內工作部、國際聯絡部、臺港澳工作部、機關黨委及新聞調研中心。直屬事業單位有培訓工作部、機關服務中心、中華新聞報社和中華小記者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