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是英國及其控制下的海外屬地和自治領的總稱。英聯邦是由英國與原來英帝國的自治領及英屬殖民地取得獨立後的國傢組成的國傢聯盟,它是由英帝國演變而來的。1931年威斯敏斯特會議後,在英國的官方檔上“英聯邦”正式取代瞭“英帝國”。英帝國和英聯邦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1981年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前排右八)在墨爾本與出席英聯邦首腦會議的各國首腦合影

  英帝國 英國從1497年開始海外殖民活動。1607年,在北美建立瞭第一個永久殖民地,稍後在印度和非洲也建立商站並取得立足點。到1763年,已建成一個以奴隸貿易和掠奪殖民地為基礎的第一帝國。

  美國的獨立使第一帝國崩潰,工業革命要求新的市場,故在對法戰爭中及其以後建立第二帝國。19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利用商品輸出進行新的侵略(見英國殖民擴張)。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殖民地面積已達3 350萬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達3.94億,有“日不落帝國”的稱號。

  在英帝國的發展過程中,1867年出現加拿大自治領。1887、1894年各殖民地負責人先後在倫敦、渥太華召開“殖民地會議”。1897年又在倫敦召開會議。當時隻限於有自治政府的殖民地負責人參加。1902年再次開會。1907年的會議便改為“帝國會議”,參加者為具有自治領地位的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紐芬蘭(在會議時承認為自治領)及南部非洲的開普殖民地、納塔爾、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因此,第一次帝國會議實際上已經成為聯邦會議。1910年,南部非洲4個殖民地組成自治領——南非聯邦。

  英聯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取得一些代管地。此時有人打算建立第三帝國。但是已時過境遷,力不從心。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確認瞭自治領與英國的平等地位。此後聯合王國和自治領組成為英聯邦。印度雖非自治領,但因地位特殊,也參加瞭英聯邦。英聯邦包括英國及其自治領、保護國、直轄殖民地和代管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稱托管地)。

  1947年印度獨立,建立共和國,留在英聯邦內,這就涉及英王的地位問題。以前的自治領都由英王派總督作為其代表。在理論上各自治領都是君主立憲國傢,但印度是共和國,有自己的總統,故印度提出英王的地位問題。在1949年的英聯邦總理會議上,一致同意英王為“聯邦首腦”,這種矛盾才得以解決。此後英國政府發言人甚至英國政府,都有意隻稱“聯邦”。20世紀50~60年代殖民地紛紛獨立,大多數加入英聯邦。南非於1961年宣佈退出英聯邦,1995年返回。巴基斯坦於1972年退出英聯邦,1989年重新加入。2006年12月,英聯邦有53個成員國(包括聯合王國)。每年4月27日為英聯邦日。

  英聯邦是個松散的政治聯盟。各成員國的內外政策各自獨立,也可以與英聯邦以外的國傢組成聯邦。1965年始在倫敦成立“聯邦秘書處”,負責安排總理會議及促進英聯邦的合作。英聯邦成員國政府間最高級別的會議為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一般每兩年召開一次。除上述兩個機構外,還設有英聯邦部長會議和英聯邦基金會。出版物有《英聯邦潮流》、《今日英聯邦》和《英聯邦手冊》。

  

推薦書目

 HUSSEY W D.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1963.

 WIENER J H. Great Britai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Span of Empire, 1689–1971.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