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朝陳詩人。字見賾。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幼年隨父入梁。梁元帝時(552~555)任通直散騎常侍,遷彭澤令,因戰亂避地匡山。入陳,累官至通直散騎侍郎。張正見詩在陳代頗負盛名,陳代名士多喜文會賦詩,太建初(569),徐伯陽與張正見等10餘人,“遊宴賦詩,勒成卷軸”,徐伯陽集而序之,傳為文壇佳話,其中以張正見詩留傳最多。今存詩80多首,大多是遊宴詩和擬古樂府,講究聲律和對仗,比永明詩人更接近於“近體詩”。其中比較好的作品大抵抵是寫景之作。有一些詩用典過多,缺乏真切感受。《陳書·張正見傳》載有集14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成《張散騎集》1卷,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