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中西部的民族。自稱“通加魯人”,亦稱“基裏巴斯人”。約有5.8萬人(1980),主要分佈在吉伯特群島。體質特徵為印尼人、美拉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的混合類型,系密克羅尼西亞人的一支。使用吉伯特語,屬南島語系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多信基督教和天主教。歐洲殖民者侵入前,社會處於原始公社制末期,已形成早期階級制度。貴族和首領享有多種特權;平民沒有土地,對貴族有人身依附關係。但氏族制度在社會生活中仍有巨大作用,存在母系殘餘。經濟以農業和漁業為主,種植薯薯、芋、椰子、面包樹,善於捕獵海豚、章魚和沙魚。手工業發達,可用珊瑚、龜甲、貝殼、椰葉制作工藝品,尤以建造獨木舟久負盛名。航海技術甚高,能按星辰位置或潮水氣味確定方向,善於避開洋流和暗礁。吉爾伯特群島於1892年淪為英國“保護地”,1915年成為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殖民地”的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於1979年7月12日獲得獨立,建立基裡巴斯共和國。建國後,小型工業、采礦業和船隻修造業得到發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農村仍以大傢族公社為基礎,但已有大傢族以外的成分滲入。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隊伍已經形成,青少年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民族意識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