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翰笙

  中國經濟學傢、社會學傢、歷史學傢。原名陳樞。1897年2月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2004年3月13日逝於北京。1915年留學美國,1922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後轉至德國柏林大學東歐史地研究所工作並攻讀學位,1924年獲獲博士學位。同年應蔡元培之邀回國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27年在蘇聯國際農民運動研究所工作。1928年回國,主持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工作,並開展廣泛的社會調查。他首先對上海日資紗廠包身工的狀況進行瞭調查,繼之又對無錫農村、河北保定農村及廣東梅縣、潮安、番禺等地作瞭深入的農村調查。1933年在上海創立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1935年再度去蘇聯,任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研究員。1936年去紐約參加《太平洋事務》季刊及《華僑日報》的編輯工作。1939年回國參加抗日戰爭,在香港主編英文雙周刊《遠東通訊》,宣傳抗戰,重點介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1942年去印度參加英國遠東情報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繼續在印度史學會工作。1946年去美國,任華盛頓州立大學特約教授。1951年回國創辦《中國建設》。1952年以來,歷任外交部顧問、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主要著作有:《畝的差異》(1929)、《黑龍江流域的農民與地主》(1929)、《當代中國的土地問題》(1933)、《廣東農村生產關系與生產力》(1934)、《帝國主義工業資本與中國農民》(英文版,1939)、《西雙版納的土地制度》(1949)、《陳翰笙文集》(1985)。

  陳翰笙認為,一切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基礎結構,這是真正社會學的研究出發點。社會學的主要工作是“在使現時的社會實質進抵於科學的認識,而解釋其進展的路向,不忘其一切歷史的和經濟的意義;分析人類的相互關系,而明瞭某種社會條件下的集團意識”(《陳翰笙文集》,第43~44頁)。他力求克服僅重生產、為社會改良而進行調查的弊端,並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來剖析中國農村社會,通過大規模的深入調查研究,論證瞭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