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美國詩歌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新時期。1912年,詩人H.門羅(1860~1936)在芝加哥創辦瞭《詩刊》雜誌。這份美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詩刊和後來相繼推出的一系列文學刊物,吸引瞭一大批重要詩人,使芝加哥成為與紐約相提並論的又一文化重鎮。短短數年間,大批帶有現代派特徵的詩歌集問世,如E.龐德的《回擊》(1912)和《意象派詩選》(1914,第一輯)、V.琳賽的《威廉·佈斯將將軍進天堂》(1913)和《剛果河》(1914)、J.奧本海姆的《獻給新世紀的歌》(1914)、A.洛威爾的《劍刃與罌粟花籽》(1914)、R.弗羅斯特的《波士頓以北》(1914)、E.L.馬斯特斯的《斯蓬河詩集》(1915)、J.G.弗萊徹的《輻射:沙與枝》(1915)、C.艾肯的《雜耍與電影》(1916)、C.桑德堡的《芝加哥詩集》(1916)等,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因而有些美國文學史傢將這一時期稱為芝加哥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