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歌舞。因源於農民勞動生活中所唱的歌而得名。廣泛流傳於全國,北方地區尤為盛行。除在漢族聚居地大量傳播外,滿、回等少數民族中也流傳風格獨特的秧歌。

  秧歌的歷史久遠,明萬曆十九年(1591)河北省修《隆平(堯)縣誌》載:“元霄前後,居民張燈鼓樂,兒童秧歌、秋千、湖遊諸戲,男婦遊行為樂。”清乾隆七年(1742)山東省修《海陽縣誌》載:“秧歌率於新年燈節,及時取樂。”光緒八年(1882)山西省的《山享縣誌·風俗》也有“元宵宵,鄉村稍有燈火;城市則鰲山燈海,秧歌社火,角抵之戰,喧闐街巷”的記載,除大量史料文獻外,民間關於秧歌歷史的傳說更為豐富。

圖1 遼寧蓋州高蹺秧歌

  表演形式 可分為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與高蹺秧歌(雙腿縛以木蹺,雙腳踩在木蹺上歌舞)兩種。舞蹈開頭和結尾為大場,中間穿插各種小場。大場是集體舞,由1~2名領舞者率領秧歌隊邊舞邊走出各種隊形圖案。秧歌的基本動作為揮臂跳躍,扭腰甩肩,1步1拍,一般以4拍為1組,前3拍向前行進,後1拍退後1步。小場為兩三個人的舞蹈和歌舞小戲表演。秧歌的音樂一般分為3部分:①小場演唱。②鑼鼓打擊樂。③嗩吶吹奏。後兩部分主要用於伴舞。演唱包括“領唱秧歌”(又名“小秧歌”)與“走戲調”。開場時由秧歌頭一人演唱小秧歌,詼諧風趣,起開場曲的作用。走戲調是邊舞邊唱,大多是從小調中移植過來的獨立小曲,結合舞蹈,在尾句前後加入鑼鼓過門。以上3部分音樂結合秧歌舞步,大多是2/4拍,個別地區快速秧歌也有4/4拍。此外,還有演唱情節比較簡單的秧歌小戲和秧歌大戲。小戲唱腔大多一劇一曲,或小曲聯唱;大戲則吸收瞭地方戲曲的成分,發展成類似板腔體的結構。劇目有《花亭會》、《九件衣》、《蘆花》、《日月圖》、《白蛇傳》等。

  風格特點 受各地文化傳統和群眾習俗觀念、審美情趣的影響,各地秧歌在表演形式、人物角色、情節內容、伴奏音樂、風格特點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

  東北秧歌 流行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省,以營口、撫順、海城、金州、扶餘等地的秧歌更具代表性。東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為主,帶故事的小戲較少。一般由一人領唱,眾人和。演唱的小調很豐富,《鬧五更》、《鋪地錦》、《放風箏》、《茉莉花》等較常見。帶簡單情節的小段有《王婆罵雞》、《鋸大缸》、《小老媽開嗙》、《瞎子觀燈》等。舞蹈包括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和地秧歌三大類。前兩種屬於高蹺。地秧歌又稱“地崩子”。表演者扮成克力吐(持長鞭)、傻公子、漁夫、樵夫、田夫、秀才、唐僧、孫悟空等人物。表演分花場、小場、唱喜歌、對歌等程序。花場在傻公子的率領下走各種隊形。小場有放風箏、撲蝴蝶等舞蹈。伴奏樂器除嗩吶、鑼鼓外,還有二胡、笛子、竹板等。東北秧歌潑辣、風趣、熱情、爽朗,節奏鮮明,動作豐富,表現力強,表演氣氛火暴熱烈。民間藝人稱之為“穩中浪、穩中逗、穩中俏”。

  河北秧歌 河北各地秧歌風格不一,以冀東秧歌(流行於唐山、秦皇島市)、冀中秧歌(流行於定縣、蔚縣)、榆林秧歌(流行於榆林)最有特點。冀東秧歌的舞蹈動作主要以肩、胯、膝、腕的動作相互配合,以控制身體內在氣息達到動作輕、穩、靈、勻,形成獨特的韻味。伴奏音樂旋律婉轉動聽,節奏歡快多變。定縣秧歌以演唱秧歌劇為主,在棚內舞臺上演唱,從歌舞形式發展為戲曲表演。伴奏樂器除鑼鼓、嗩吶外,還有鉞、弦子等。曲目有幾十種,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借髢髢》、《借女孝》、《崔光瑞打柴》等。蔚縣秧歌吸收梆子的腔調,形成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板腔體秧歌唱腔。冀西北張傢口一帶的榆林秧歌,明末清初較盛,曲牌眾多,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

圖2 河北地秧歌

圖3 鼓子秧歌

  山東秧歌 流傳在山東北部平原的稱北路秧歌,以商河、惠民兩縣的鼓子秧歌為代表;流傳在膠東半島的稱東路秧歌,以膠州秧歌海陽秧歌為代表。鼓子秧歌風格較為剽悍粗獷。它的演唱曲目大多幽默、詼諧、風趣,有《大觀燈》、《大實話》、《鴛鴦嫁老雕》等。演唱時有領有和。舞蹈分文武兩種場子,角色有傘、鼓、棒、花。持傘者左手握傘,傘把插在腰間或扛在肩上,右手握牛骨板或響鈴,為秧歌的指揮和領舞者。“傘”的動作舒展圓潤;“鼓”舞動起來穩實凝重,大起大落;“棒”的動作幹凈利落,活潑敏捷;“花”掄臂有力,步伐輕盈。鼓子秧歌的場圖極為豐富,散發著濃鬱的鄉土氣息。海陽秧歌常唱的小曲有《小貨郎》、《小機匠》、《賣油郎》等。膠東秧歌受京戲影響,形成撥子秧歌、二黃聯彈秧歌等。它的舞步、舞扇風格獨特,大場氣氛熱烈,小場細膩風趣,為山東秧歌中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膠州秧歌的演唱音調吸收當地地方戲曲茂腔、柳腔的唱腔,分“女腔”、“小腔”、“老腔”等,常唱的曲調有《南鑼》、《東坡》、《扣腔》、《上廟調》、《打皂調》等。曲目有《梁祝》、《打水》、《尋親》、《鬧學》等20餘種。膠州秧歌的跑場動作火熱誇張,扭的幅度大,動作柔韌舒展,腳步重抬輕落,婀娜多姿,自成一派。民間以“扭斷腰”加以形容。

  山西秧歌 以祁縣、太谷、沁源、武鄉、襄垣、懷仁、朔州等地的秧歌聞名。祁太秧歌也稱晉中秧歌,以唱小曲為主,約有300多個曲調,常唱的有《揀爛炭》、《賣燒士》、《撿麥根》、《賣櫻桃》、《走西口》、《十二月》等。具有高亢、粗獷、豪放、明快的特點。襄垣秧歌武鄉秧歌已逐漸向戲曲過渡,唱腔有“快板”、“慢板”、“哭腔”等簡單的板腔體式。懷仁秧歌朔州秧歌舞蹈豐富,男角稱“踢鼓”,女角稱“拉花”,當地又作“踢鼓子秧歌”。表演時,“踢鼓”引路,每位“踢鼓”後跟一位“拉花”。“踢鼓”動作粗獷、豪放,動律強調踢、擰、走、扭;“拉花”動作則展現步伐的輕盈,舞動流暢的特點。隊形有單引場、雙引場,復雜多樣。表演中間觀眾可以進場同舞,稱“串會”。兩隊比賽演出稱“算會”,兩隊合演稱“合會”。

  陜北秧歌 以米脂、綏德、佳縣、清澗、吳堡等地的秧歌聞名。所唱曲調多來自郿鄠。最常用的有《崗調》、《銀紐絲》、《對花》、《戲秋千》等。以大鼓、大鑼、大鈸、小鑼、小鈸和一對嗩吶伴奏。演唱時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戲,半說半唱,生活氣息濃厚。陜北秧歌舞蹈豐富,大場以一個“傘頭”領舞,他人持有彩燈、綢巾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躍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圓場步等。舞姿瀟灑大方、活潑。小場舞者2~8人,表演“旱船”、“推小車”等節目。陜北秧歌的風格雄健、有力,節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高原音調特色。

  秧歌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由於其有些內容具有反抗封建統治,宣傳男女直率純潔的愛情,曾為歷代統治者所不容。20世紀40年代,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掀起一場群眾性的“新秧歌運動”,並很快波及全國各地。創作出《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寶山參軍》、《張得寶歸隊》等新秧歌劇。1949年後,秧歌活動已不限於在傳統節日裡進行,一些歡慶集會也都有秧歌表演。秧歌語匯成瞭專業舞蹈創作的素材,脫胎於秧歌的《紅綢舞》《腰鼓舞》登上瞭世界各國舞臺,並在多個國際文化節上獲獎。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秧歌除在中國廣大農村傳播外,更得到大中城市群眾,尤其是中老年群體的喜愛。人們把秧歌作為娛樂健身、陶冶性情、社交聯誼的有效手段,古老的秧歌得到空前規模的普及。同時,人們又對傳統秧歌進行改革創新,使其在保留濃鬱民族韻味的基礎上融入充滿現代氣息的內容,從而更符合當代社會人們的精神需求和審美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