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立研究型大學。設於芝加哥市,占地面積66公頃。1891年由J.D.洛克菲勒(老)捐資60萬美元,在菲爾德捐贈的土地上建立。189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學系。1942年在物理學傢E.費米的指導下,第一次進行自續鏈式核反應,被稱為美國原子彈實驗成功的誕生地。教育學院由於J.杜威長期任教並開展教育研究與實驗而聞名於世。另有東方研究所和費米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根據與美國能源研究與發展局簽訂的合同,管理阿爾貢國傢實驗室。天體物理實驗室主要從事太空和高能天體物理學的研究,曾參加美國首次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太空探測。

  學校設有文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商業研究院、神學院、社會服務行政學院、圖書館研究院等。本科專業49個。本科生院重視自由教育,提出旨在防止學術課程和職業課程過分專門化的“芝加哥計劃”,從而影響瞭其他大學的本科教育計劃。它不僅是國際公認的高級學術研究中心,同時也是成人教育的先驅。

  2007年,學校有本科生4 901人,研究生9 820人,教師2 168人,教職工共16 940人(包括醫學中心)。累計有8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7名現任教師),約150名校友在美國和外國大學擔任過校長職務,畢業生中有近一半人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為此享有“高校教師的搖籃”的美稱。

芝加哥大學校園

  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書超過700萬冊,設有圖書館研究生院,其中遠東圖書館成立於1936年,藏有中文圖書約25萬冊。設有美國最大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