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織針把紗線彎曲成線圈,由線圈之間橫向聯繫與縱向串套形成的織物。具有較好的延伸性、彈性和透氣性,適宜於做內衣、緊身衣、運動服和休閒裝等。在改變結構和提高尺寸穩定性後,可以做外衣。針織物可以先織成坯佈,經裁剪縫製成各種針織品;也可以直接織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產品,如襪子、手套、內衣褲、毛衫等。除製作服用類產品外,針織物也製成裝飾用與產業用物品,如窗簾、床罩、臺佈、座椅套,工業用管道和濾塵佈,農業用栽培網和增強薄膜,路基加固用土工佈,醫療衛生用人造血管、人造心臟臟瓣膜以及繃帶、護膝等。

  線圈是針織物的基本結構單元,由近似直線段的圈柱和弧線段的圈弧組成。線圈在橫向排列的一行,稱為線圈橫列;在縱向串套的一列,稱為線圈縱行。針織物線圈的形式有正反面之分。圈柱覆蓋圈弧的線圈稱正面線圈,圈弧覆蓋圈柱的稱反面線圈。一面為正面線圈,而另一面為反面線圈的針織物,稱為單面針織物;兩面都是正面線圈或正面線圈與反面線圈混合分佈在同一面的針織物,稱為雙面針織物

  按生產方式的不同,針織物分為緯編和經編兩類。在緯編針織物中,每根紗線在一個線圈橫列中形成線圈,一根紗線形成的線圈沿著織物緯向配置(圖1);在經編針織物中,每根紗線在每一線圈橫列隻形成一個或兩個線圈,一根紗線形成的線圈沿著織物經向配置(圖2)。因此,在緯編針織物中一根紗線可以形成一個線圈橫列,而在經編針織物中則由很多根紗線形成一個線圈橫列。

圖1 緯編織物線圈組織圖

圖2 經編織物線圈組織圖

  針織物組織種類很多,一般分為:①基本組織。是所有針織物組織的基礎,由線圈以最簡單的方式組合而成。如緯編平針、羅紋,雙反面,經編編鏈、經平、經緞等。②變化組織。是在一個基本組織的相鄰線圈縱行間,配置另一個或另幾個基本組織的線圈縱行而成。③花色組織。是以上述組織為基礎,利用線圈結構的改變,或者另外編入一些色紗、輔助紗線或其他紡織原料,以形成顯著的花色和結構效應。

  針織物的結構參數包括:①線圈長度。組成一個線圈的紗線長度。它不僅決定針織物的密度,而且對針織物的脫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彈性、強力、抗起毛起球性和勾絲性等也有較大影響。②密度。在一定紗線細度條件下針織物的稀密程度。分橫密(沿線圈橫列方向50毫米內的線圈縱行數)與縱密(沿線圈縱行方向50毫米內的線圈橫列數)。③未充滿系數。線圈長度與紗線直徑的比值。它說明針織物在相同密度條件下,紗線細度對其稀密程度的影響。④單位面積幹燥重量。⑤厚度。

  針織物的基本性能指標有:①脫散性。針織物中紗線斷裂或線圈失去串套後,線圈彼此分離的性能。②卷邊性。在自由狀態下針織物邊緣發生包卷的性能。③延伸性。受到外力拉伸時針織物伸長的性能。④彈性。在去除外力後針織物回復原有尺寸的能力。⑤縮率。針織物在加工或使用過程中長度和寬度的變化。可有正值和負值。⑥勾絲和起毛起球。織物中的纖維或紗線被外界物體勾出,在表面形成絲環,稱為勾絲。織物起毛起球發生在穿著及洗滌過程中。⑦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