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或不定期成冊連續出版的印刷讀物。又稱期刊。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順序編號出版,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它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眾多作者的作品彙集成冊出版。它是記錄與報導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活動、成果與發展的重要工具,是傳播、交流與保存科學文化成就的手段之一。雜誌產生於17世紀中葉,最初是作為學者之間的通信手段而出現的。1665年1月5日,法國戴·薩羅在巴黎創辦瞭世界上第一種雜誌——《博學學者雜志》。最早的中文雜志是1815年在馬六甲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中國共產黨主辦的第一份雜志是《工人周刊》,1921年7月出版。

  雜志的種類分為綜合性、專業性,定期與不定期等;按其內容分,有學術性與技術性雜志、商業性與行業性雜志、政治性與時事性雜志、資料性雜志、科普性雜志、檢索性雜志、趣味性雜志;按讀者對象分,有老年、中年、青年、婦女、兒童等雜志;按表現形式分,有以文字為主的文字雜志和以圖片為主的圖畫雜志。另外,還可以按載體分為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縮微、磁帶型、光盤型等)。進入21世紀,世界上出版雜志上萬種以上的國傢有美國、德國、日本等。截至2006年有關出版部門統計,全國共出版期刊9 468種,每期平均印數1.643 5億冊,總印數28.52億冊。其中,出現瞭《半月談》、《求是》、《故事會》、《讀者》、《知音》《共產黨員》等10多種發行量超過百萬冊的雜志。中國社會科學方面的雜志有20多種排名在世界雜志500強前50名內,有120種科學技術雜志被列為國際科技界有影響的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