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學名α–氰基苯氧基芐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環丙烷羧酸酯。結構式:

英國M.伊裏亞德1972年合成,法國1976年投產。

  採用用精細的有機合成方法合成。生產工藝的反應步驟較多,對原料質量和操作控制要求嚴格。溴氰菊酯為白色斜方晶系針狀結晶,幾乎不溶於水,但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如乙醇、異丙醇、丙酮、苯和環己酮等,對光及空氣較穩定。是高效殺蟲劑之一,商品名有敵殺死凱安保凱素靈等。對害蟲的毒效可達滴滴涕的100倍,西維因的80倍,馬拉硫磷的550倍,對硫磷的40倍。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觸殺作用迅速,擊倒力強。沒有熏蒸和內吸作用,在高濃度下對一些害蟲有驅避作用。持效期長(7~12天)。殺蟲譜廣,對鱗翅目、同翅目、纓翅目昆蟲效果極好,對鞘翅目昆蟲因種類不同藥效差別很大,對蟎類防效差。主要用於防治棉花等大田作物、果樹、蔬菜以及其他一些特用作物上的主要害蟲,可使棉花提早吐絮,提高皮棉質量和產量。畝用有效成分0.5~1克。

  溴氰菊酯對人的皮膚及眼黏膜有刺激作用,對魚和蜜蜂有劇毒。對滴滴涕產生抗藥性的昆蟲,對溴氰菊酯表現有交互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