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攜載平臺發射入水,能自航或自導攻擊目標的水中武器。裝備於艦艇、飛機及岸基發射臺,用於攻擊潛艇、水面艦船及其他水中目標,還可作為反潛導彈和自導水雷的主體。現代魚雷具有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摧毀力強等特點,是海軍的主要攻擊武器之一。

  簡史 1866年,英國R.懷特黑德在阜姆(今克羅地亞裡耶卡)製成第一枚自航魚雷,稱為“白頭魚雷”。該該雷雷體直徑356毫米,長3.53米,重136千克,裝炸藥15~18千克,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活塞發動機帶動正反轉螺旋槳推進,航速6節,航程640米。在1877~1878年俄土戰爭中,俄國海軍首次使用這種魚雷擊沉土耳其艦船6艘。1892年,出現過由發射艦艇利用導線輸電作動力源的拖線魚雷。隨後,魚雷裝上運用水壓原理的定深器,以控制預定的航行深度。1897年,奧地利L.奧佈裡使用陀螺儀控制魚雷定向直航。1904年,美國佈裡斯公司的F.M.萊維特發明燃燒室,以熱動力發動機代替冷動力發動機,制成熱動力蒸汽瓦斯魚雷。這種魚雷航速增至35節,航程達到2 740米。至此,魚雷的發展實現瞭由無動力到有動力、由無控制到有控制、由冷機到熱機的三次技術變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航程達6 500米,裝藥量150千克。1938年,為克服熱動力魚雷航跡顯露的弱點,德國制成並在潛艇上裝備無航跡顯露的電動魚雷。1943年,德國又制成單平面被動聲自導魚雷,用於攻擊水面艦船。魚雷實現由無自導到有自導的第四次技術變革。隨後,德國又制成線導加被動聲自導電動魚雷“雲雀”線導魚雷。魚雷體直徑為533毫米,長7.16米,最大航速30節,航程5 000米。這是第一代復合制導魚雷,是魚雷發展的又一重大進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魚雷被廣泛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擊沉運輸船1 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擊沉大型、中型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艘數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擊沉運輸船1 445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擊沉大、中型艦艇369艘,占被擊沉艦艇總艘數的38.5%。20世紀50~70年代,出現雙平面主被動聲自導魚雷。這種魚雷除可用於攻擊水面艦船外,還可攻擊大深度潛航潛艇。這一時期還研制出火箭助飛魚雷,如美國的“阿斯洛克”、“沙佈洛克”和法國的“馬拉豐”等,其中有的是核魚雷。火箭助飛魚雷是反潛的有效武器,尤其是反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艇的有效武器。70~80年代,魚雷自導裝置采用微型電子計算機技術,自導裝置具有邏輯功能,可識別真假目標和海底、水面回波,提高瞭命中率。至80年代後期,線導魚雷獲得長足發展,已占世界現役魚雷的60%以上;其中80%以上為電動魚雷,其餘為熱動力魚雷。現代魚雷綜合運用流體力學、水聲學、電子學、計算機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其戰術技術性能不斷向新的高度發展。

線導魚雷結構示意圖

1 換能器 2 發射機 3 自導控制組件 4 接收機 5 裝藥和電子組件 6 爆發器 7 待發裝置 8 指令控制組件 9 陀螺控制組件 10 電源控制組件 11 線團 12 燃料 13 燃燒室 14 發電機 15 發動機 16 舵 17 推進器

  分類 魚雷有多種分類方法:①按攜載平臺和攻擊對象,分為反艦魚雷(包括艦艦、潛艦、空艦及岸艦魚雷)和反潛魚雷(包括艦潛、潛潛、空潛魚雷)。②按雷體直徑,分為大型(533~550毫米)、中型(400~482毫米)和小型魚雷(254~324毫米)。③按制導方式,分為自控魚雷(又稱程序控制魚雷)、自導魚雷線導加自導魚雷(又稱復合制導魚雷,簡稱線導魚雷)。自導魚雷又分聲自導魚雷尾流自導魚雷。④按推進動力,分為冷動力魚雷(又稱壓縮空氣魚雷冷機魚雷)、熱動力魚雷(又稱蒸汽、燃氣、燃氣和蒸汽、噴氣魚雷,俗稱熱機魚雷)、電動力魚雷(又稱電機魚雷,簡稱電動魚雷電魚雷)。此外,還有火箭助飛魚雷,系反潛導彈之一,其空中飛行段由火箭運載,入水後以自身動力和制導方式航行。⑤按裝藥種類,分為常規裝藥魚雷核裝藥魚雷。核裝藥魚雷簡稱核魚雷

  性能 現代大型魚雷,雷體長度一般為5~8米,總質量1 000~2 000千克;中型、小型魚雷,雷體長度一般為2~3米,總質量120~500千克。航速:電動力魚雷35~40節;熱動力魚雷50~60節,最高達70節。航程:一般為1萬~3萬米,有的不足1萬米,最大可達4.6萬米。航深:一般為數米到百米,最大可達900餘米。裝藥量:常規裝藥一般為高能炸藥120~250千克,核裝藥為10千克。水下破壞半徑:常規裝藥一般為15~20米,核裝藥可達1 600米。

  結構 通常由3部分構成:①雷頭。分為戰雷頭操雷頭。戰雷頭裝有炸藥,現代常規魚雷都裝高能炸藥。其引信有觸發引信或近炸引信,近炸引信可使魚雷在接近至目標7~8米以內爆炸。裝有戰雷頭的魚雷,稱為戰雷,具有100~380千克的負浮力,可保持在需要深度航行。操雷頭不裝藥,而裝有用於接收、測量、記錄的電子裝置和儀表,以獲取目標和目標相對運動參數,記錄魚雷航跡和終航時位置;還有防沉和自動上浮裝置,便於回收重復使用。裝有操雷頭的魚雷,稱為操雷,專供訓練和校驗使用。②雷身。裝有推進動力源、制導系統和控制系統。推進動力源,初期的冷機魚雷為壓縮空氣,熱機魚雷裝有液體或凝膠狀的單組元推進劑,電機魚雷則裝蓄電池組。制導系統和控制系統主要是自動駕駛儀,線導魚雷裝有導線線團和放線機構。③雷尾。裝有發動機、推進器和操縱舵。發動機,冷機魚雷是靠工質的位能(動能)做功,熱機魚雷裝有蒸汽輪機或燃氣輪機。推進器,有螺旋槳或導管螺旋槳(噴氣魚雷無螺旋槳)。操縱舵,有水平舵和垂直舵或叉形舵。

  發展趨勢 現代魚雷將提高航速,增大航程,加大航深和自導作用距離,采用新的制導技術;將增強識別和捕捉目標的能力,提高命中率和破壞威力,向更高水平的“智能魚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