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瑤族傳統民間舞蹈。廣泛流行於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瑤族聚居區。瑤族舞蹈頗為豐富,分為自娛性、表演性、祭祀性舞蹈,其中長鼓舞、跳盤王等頗具代表性。

瑤族跳盤王

  長鼓舞 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多在瑤族傳統節日、慶祝豐收、喬遷以及婚禮等喜慶時跳,也用於傳統的祭盤王儀典和驅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術活動中。相傳,瑤族始祖盤王狩獵時,不慎被野羊撞死於泡桐樹下,其兒女悲痛欲絕,砍樹殺羊做成鼓,擊鼓作舞祭盤王,長鼓舞遂流行於世。其舞形式多樣,各地不同。從長鼓的形制上可分為兩大類:大長鼓舞和小長鼓舞。大長鼓長1米以上,鼓面直徑0.2米,鼓腰7~8厘米;小長鼓長約0.8米,鼓面直徑約0.1米。大長鼓舞流行於廣東排瑤地區和廣西大瑤山。排瑤地區的長鼓舞為男性舞蹈。多在耍歌堂盛會中表演。舞者將大長鼓斜掛在腰間,左手持竹片擊鼓,右手用手掌拍擊。有雙人對舞和眾人圈舞兩種形式。對舞一人領擊起舞,另一人對應相合;圈舞也由一人領舞,眾人和。大瑤山一帶的大長鼓又有公、母之分,因擊打時要先用濕黃泥塗糊鼓面校準鼓音,故又稱黃泥鼓。公鼓形狀同前述,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拍擊。母鼓形狀短而粗,由領舞者掛在腰間。領舞者多由村寨裡年長的鼓手擔任。通常由1隻母鼓、4隻公鼓組成舞隊,母鼓掌握舞蹈節奏。鼓手為男子,女子持手巾邊舞邊唱穿插其間。小長鼓舞主要流行於廣西大瑤山和湖南瑤族地區。通常是2人或4人手持長鼓對打起舞。小長鼓輕便靈活,舞蹈動作花樣多。打法分文打和武打,文打動作溫和、舒展,武打動作粗獷、復雜。

  跳盤王 又稱還盤王願。流行於廣西、湖南、廣東、雲南等信奉盤王的瑤族村寨,瑤語稱“做塘”。相傳,古時瑤族有12個姓氏,因受官府欺壓,逃出祖居地千傢洞南遷。乘船漂洋過海時突遇風浪,面臨滅族之災。瑤人跪船頭許願,請盤王庇佑子孫平安,大風頓止。瑤人逃生後定下敬奉盤王的規矩,跳盤王之俗沿襲至今。過去是年初許願,年底還願,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歷時3~5天。祭壇多設在盤王廟,祭祀儀式由師公(巫師)主持,穿插表演上香舞、引光舞、請師舞、長鼓舞、銅鈴舞、兵馬舞等10餘舞段。表演時根據需要,持刀、棍、斧、長鼓等各種法器。舞蹈有單人、雙人以及多人等形式。

  度戒舞 男子成年禮儀中表演的舞蹈形式。又稱度戒銅鈴舞。流行於雲南西疇、馬關、麻栗坡等地。舞者為度戒師中的道公、師公、引教師等。按照當地風俗,男孩在十五六歲時舉行度戒儀式以示成人,換著成人裝束。儀式由度戒師主持。舞蹈按照儀式順序分為三段:出門,受戒者從傢裡走向專門設置的高臺時,為受戒者開道跳驅邪趕鬼的舞蹈;慣樁,為受戒者跳祝福性的舞蹈;成人,受戒者換新裝時的歡慶舞蹈,包括銅鈴舞、鼓舞、刀舞等。近年,有些地區的度戒舞演變為表達歡樂情緒的集體舞,在各種節日中表演,男女老幼皆可參加。

  度曼尼 瑤語意為“送姑娘”。流行於湖南江華。傳說瑤族青年英雄仁王尚未成婚,便在抗擊外敵時戰死,成為瑤族群眾崇奉的地方神。瑤族人民每隔三五年的農歷十月十六日,必舉行一次祭祀活動,祈禱仁王保佑村寨平安、興旺。祭祀中,兩名漂亮的姑娘伴在仁王神像(神位)旁邊,象征著送她們的靈魂上天與仁王成婚。為表示祝賀還要進行樂舞表演。吹奏蘆笙和舞長鼓者各2~4人,打擊樂伴奏者多人,鼓樂中邊吹、邊打、邊舞。

  孰久 俗稱打獵舞。流行於貴州荔波。每逢年節、集會和喜慶日子,由男子表演,人數不限。舞蹈由“打熊”、“打羊”、“打猴”、“打野豬”、“打野馬”等段落組成。隊形以圓圈、內外兩圈為主。舞者成雙,各執荊條,邊舞邊相互擊打,並伴以“吼吼吼!吼吼吼”的吶喊聲,情緒歡快、熱烈。

  舞蹈工作者搜集民間舞蹈素材創作的舞蹈有《瑤人之鼓》、《拉木歌》、《雙刀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