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椎間盤退行性變化引起的一種病變。可發生於脊柱的任一節段,多見於第4或第5腰椎、第1骶椎(占90%以上)。高位腰椎間盤突出即第1、2、3腰椎間盤突出,發生率僅為0.4%~2.1%。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30~50歲,20歲以下50歲以上者少見。

  病因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損傷。脊柱承受壓應力可使軟骨終板破裂,而輕度負荷和快速旋轉時,可引起纖維環水準破裂。②職業。彎腰腰搬舉重物、突然或長期承受較大應力可誘發腰椎間盤突出。汽車駕駛員長期坐位,處於顛簸狀態,在踩離合器時,椎間盤內壓力可明顯增高,更易於發病。③腰骶椎先天性異常。下腰椎承受異常應力可致椎間盤旋轉性損傷。其他還可因吸煙、妊娠誘發。

  椎間盤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很弱。當脊柱活動時,髓核隨著變形。彎腰時,髓核前側變薄,後部膨大,纖維環前方受壓,後方受牽拉。若動作驟然發生,後方纖維環受猛力牽拉,又受到髓核膨大張力的沖擊,可致斷裂。髓核由裂隙中擠出,可部分突出,也可全部連同裂隙邊緣的纖維環及後縱韌帶一起突出。

  臨床表現 腰椎間盤突出癥常壓迫腰骶神經根或馬尾,引起肢體麻木、腰痛和坐骨神經痛及節段性神經障礙,影響行走或出現間隙性跛行。腰椎間盤一般隻有一個突出,擠壓一條神經根;但也可出現兩個突出。第4或第5腰椎間盤突出,擠壓第5腰神經;第5腰椎或第1骶椎間盤突出,擠壓第1骶神經。神經根受擠壓後,可發生神經根周圍的無菌性炎癥,引起腰痛及坐骨神經痛。往往先有數周至數月的腰痛後,出現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性疼痛,從臀部開始,擴延至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乃至足背外側、足跟、足底。為避免或減輕疼痛,腰椎往往出現側凸,隨突出物位於神經根外側或內側,腰椎可凸向患側或健側,以緩解神經根所受壓力。中央型椎間盤突出可出現馬尾神經綜合征,除表現會陰部馬鞍區麻痹外,還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女性因尿瀦留引起假性尿失禁,男性出現性功能障礙和陽痿。

  診斷 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X射線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表現是腰痛及放射性坐骨神經痛。進行直腿抬高試驗:使患者仰臥,下肢伸直抬高,比較兩側下肢所能抬高的角度,患側下肢一般在30°以上即感放射性疼痛,患者拒絕繼續抬高,此即拉塞克陽性。X射線檢查可排除其他骨和關節疾患,對診斷本病無直接意義。對少數不典型病例,可進行椎管造影、椎間盤造影、計算機X射線體層成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項檢查,提供有價值的診斷資料。臨床上引起腰痛及坐骨神經痛的疾患很多,如急性腰扭傷、腰臀部肌筋膜綜合征腰椎管狹窄癥及椎管內腫瘤等,應仔細加以鑒別。

  治療 一般首先采用非手術療法,如絕對臥硬板床休息、經腰或骶管硬脊膜外阻滯、推拿及牽引療法等;有的還采用化學溶核療法。非手術療法無效時可采用手術療法。手術多經後路,作部分椎板或關節突切除,或經椎間隙行椎間盤切除。對中央型椎間盤突出,切除椎板後,可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行椎間盤切除。合並有腰椎不穩或退行性腰椎滑脫者,在行椎間盤切除後宜行椎體間融合。據統計,術後即時優良率達90%~95%,遠期效果約為70%。也可從前路經腹或從後路用顯微外科技術將突出物切除。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微創脊柱手術倡行以來,先後采用經皮腰椎間盤切吸術及內窺鏡下椎間盤切除術,手術操作大為簡化,患者術後即能早期活動,迅速重返工作崗位。但術者需有一般後路常規椎間盤切除手術經驗,並具備C形臂X射線機和內窺鏡及特殊手術器械,還須嚴格掌握適應證。椎間盤突出術後常見並發癥有椎間隙感染、神經根或馬尾神經損傷及硬脊膜撕裂,偶爾還可出現血管損傷,應引起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