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辦的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簡稱亞運會。每4年1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第1屆亞洲運動會原定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裡舉行,因故延至1951年舉行。至2006年共舉辦瞭15屆。

第15屆亞運會開幕式

歷屆亞洲運動會情況表
屆次 舉辦時間 地點 參加國傢或地區 運動員數 項目數
1 1951 新德裡(印度) 11 489 6
2 1954 馬尼拉(菲律賓) 18 970 8
3 1958 東京(日) 20 1 422 13
4 1962 雅加達(印尼) 17 1 545 13
5 1966 曼谷(泰) 18 1 945 14
6 1970 曼谷(泰) 18 1 752 13
7 1974 德黑蘭(伊朗) 25 2 363 16
8 1978 曼谷(泰) 25 2 879 19
9 1982 新德裡(印度) 33 4 595 21
10 1986 漢城(今首爾,韓) 27 3 345 25
11 1990 北京(中) 37 4 655 27
12 1994 廣島(日) 42 6 828 34
13 1998 曼谷(泰) 41 9 649 36
14 2002 釜山(韓) 44 9 912 38
15 2006 多哈(卡塔爾) 45 10 000 39

  1973年11月15~16日亞洲運動會聯合會(亞奧理事會前身)在伊朗德黑蘭舉行的特別會議上,通過瞭關於確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該會會員的決議。中國參加瞭以後歷屆亞洲運動會。

  亞洲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大多為奧運會項目,但不像奧運會有嚴格的規定。每屆除一些廣泛開展的項目,如田徑、遊泳、籃球、排球、足球等必須列入外,東道國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運動技術水平適當增減。首屆亞運會僅有6個大項、11個國傢和地區參加,但隨後逐漸發展壯大。1990年北京承辦的第11屆亞運會包括射箭、田徑、羽毛球、籃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足球、高爾夫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賽艇、藤球、射擊、壘球、遊泳、乒乓球、網球、排球、舉重、摔跤、武術和帆船27個大項和308個小項;參賽國傢和地區達37個。而2006年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第15屆亞運會已增至39個大項,423個小項,這個數字遠遠超過2000年第27屆奧運會(悉尼)的數字。而參賽隊則包括瞭亞奧理事會的全部45個成員。在已舉行的15屆亞運會中,前8屆(1951~1978)獲得金牌數日本占有優勢。自1982年第9屆始,中國金牌數一直居各隊之首,1990年北京第11屆亞運會中國共獲183枚金牌,是中國也是各國在一屆亞運會上獲金牌數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