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朝至唐代的佛教石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北55千米處的須彌山東麓。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宋至清各代曾修葺重妝。此石窟在唐宋時稱景雲寺,元明改稱圓光寺。現存洞窟140餘個,分佈在寺口子河(石門水)北岸8座山峰的東南崖壁上,長約2千米。自南向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共8區。1982年國務院公佈此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5窟唐代坐佛

  北魏洞窟一般規模較小,為有方形中心柱的塔廟窟。僅第33窟較大且較特殊,左、後、右三壁之前鑿出方柱一周,形成回廊。北周洞窟數量多、規模大、造像精,同樣多為平面方形有中心柱的塔廟窟,中心塔柱四面各開大龕,多雕一佛二脅侍。其中第51窟規模最大,主室高10.6米,主要像龕高達7米,顯得壯觀華美。北周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凸出,菩薩服飾華麗,瓔珞環身,微側雙肩,體態略呈S形,時代特征均較鮮明。唐代造像以第5窟的規模最大,大龕高22米,龕內高壇上有高20.6米的坐佛,十分雄偉壯觀(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