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省淮安市轄縣。位於省境西部,淮河下遊,洪澤湖南岸。鄰接安徽省。面積2 430平方千米。人口66萬(2010),有漢、回等民族。縣人民政府駐盱城鎮。古為淮夷之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始置盱眙縣,為高瞻遠矚之意。西漢元狩元年(前117)屬臨淮郡。元屬泗州,稱盱眙縣迄今。2000年屬淮安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部屬大別山餘脈,老虎山最高,海拔231米。北部為平原和窪地,平均海拔25米。主要河流有淮河河、淮橋河、三河等。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980毫米。礦產有石灰石、凹凸棒黏土、大理石、硫鐵礦等,其中凹凸棒黏土礦儲量居全國首位。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麥類、豆類、油菜、芝麻、花生等,為國傢商品糧、商品牛基地縣。江蘇省林業基地縣和水產養殖大縣。沿湖、沿淮水產養殖業發達。工業有水泥、釀酒、紡織、皮革、化肥、糧油加工等。寧連、汊澗—盱眙—泗洪、盱嘉等公路等過境。淮河通水運。全國最大的公路、油管兩用橋——淮河大橋橫跨淮河兩岸。名勝古跡有東陽城、霸王城、考城、虎頭城、泗洲城等故城遺址,禹王河、明祖陵、第一山題刻和鐵山寺森林公園等,還有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淮南行署駐地、新四軍五支隊司令部舊址、淮南銀行總行等紀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