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部疼痛的現象。在矯形外科病人中常見。足跟痛多數由足跟部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的病變引起,但在臨診時不能忽略全身情況,有一部分足跟痛找不出明顯原因,稱為自發性跟痛癥。有的病人接受過半年以上的治療仍不見效,此即頑固性跟痛癥。對這類病人,施行跟骨鑽孔減壓術常有療效,因此有人認為跟骨骨壓增高可能是很多跟部病變所共有的現象。

  跟部的解剖和生理 足骨共有26塊,分為前、中中、後三組。足跟部的後足骨為距骨和跟骨,均為形狀不規則的松質骨。距骨在其他跗骨上方。上面接脛骨下關節面及內踝和腓骨的外踝,共同構成踝關節(距骨小腿關節)。重力由踝關節垂直向下到足部。關節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外側副韌帶,均十分堅強,用以穩定關節。距骨與跟骨的後關節面組成距跟關節,跟骨頭的舟骨關節面與舟骨後面的距骨關節面,跟骨上面與距骨下面前、中相應關節面以及距骨下方的跟、舟、蹠側韌帶共同組成距跟舟關節。跟骨後方附麗有跟腱,為小腿三頭肌腱與腓腸肌腱膜合成的粗大肌腱;下方有蹠腱膜,為足底深筋膜增厚而成,有加強足縱弓的作用。跟腱與皮膚之間,跟腱近端與跟骨後面上部之間都有滑液囊。跟骨下方有豐富的纖維脂肪組織形成跟墊。足跟部的感覺神經是胚神經的分支。正常人的步行速度平均為每分鐘82m,116步,每分鐘跟部著地約為58次,一個體重70kg的人,跟部負重約為3.3kg/cm2,在跑步或負重走路時,這數字就會增大。

  常引起足跟痛的疾病如下:

  蹠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往往發生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長期、慢性、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表現為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筋膜附麗處可有骨質增生,形成骨嵴。在側位 X射線照片上顯示為骨刺。後者常被認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臨床研究證明它與足跟痛的因果關系很難肯定,蹠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蹠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墊高足跟,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前足蹠屈,緩解蹠筋膜的張力,都可使癥狀減輕。可於足根內側局部壓痛點進行藥物註射治療,每周一次,註射後多數病人在二周內可以治愈。

  跟墊痛 常發生在老年人。跟墊是跟骨下方由纖維組織為間隔,以脂肪組織及彈力纖維形成的彈性襯墊。青年時期,跟墊彈力強,可以吸收振蕩。老年時,跟墊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引起足跟痛。跟墊痛與蹠筋膜炎不同,在整個足跟下方都有壓痛。治療方法為使用海綿跟墊或局部藥物註射。

  跟骨後滑囊炎 最易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並有壓痛。治療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腫脹不消,可以穿刺吸引,並可註入氫化考的松。

  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於8~12歲的男孩。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是在發育過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癥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癥狀加重。骨骺愈合後癥狀自然消失。一般作對癥處理,可使患兒減輕活動,也可用跟墊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負重時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療失效,則應進行跟距關節融合術。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少見的跟骨腫瘤或結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癥者,有類風濕性脊椎炎,壓迫骶神經根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小腿的脛神經擠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