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多種電臺和觀察儀器,用於部隊作戰指揮的輕型裝甲車輛。有履帶式和輪式兩種。通常利用裝甲輸送車或步兵戰車底盤改裝,具有與基型車相同的機動性能和裝甲防護力。多數裝有機槍,乘員1~3人。指揮室較寬敞,裝有多部無線電臺、1~3部接收機。一套多功能的車內通話器、多種觀察儀器以及工作臺、圖板等。可乘坐指揮員、參謀和電臺操作人員2~8人,有的指揮車還裝有有線遙控裝置、輔助發電機和附加帳篷等。在固定地點實施指揮時,指揮人員還可通過有線遙控裝置,在距車1~2公裡範圍內,使使用車上電臺。輔助發電機用來給車上的蓄電池組充電。也可在車尾架設附加帳篷,構成車外工作室。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用VI型坦克,拆去火炮,安裝無線電報設備,改裝成裝甲指揮車,投入戰場使用。法國用“雷諾”F.T.坦克改制成T.S.F.指揮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瞭解決坦克和機械化(摩托化)步兵部隊的作戰指揮,英、美、德、法等國曾用履帶式、半履帶式和輪式裝甲車輛改制成指揮車,車上一般不安裝武器,通信設備的品種少,性能較差。戰後,隨著無線電技術的迅速發展,裝甲指揮車的性能得到提高,能較好地保證指揮員在機動作戰中實施不間斷的指揮。

  由於陸軍機械化、裝甲化程度的提高,有些國傢已把裝甲指揮車列入裝甲車輛車族系列,並擴大瞭裝備范圍。為適應現代條件下作戰指揮的需要,裝甲指揮車的通信設備將朝著功能更加齊全,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度,增強保密和抗幹擾能力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