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殖民地和附屬國進行剝削和統治的國傢。

  歷史上有不同社會性質的宗主國,即奴錄製度的、封建制度的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前兩者對殖民地的剝削,主要使用超經濟力量即暴力。後者對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剝削,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主要也是使用暴力;其後隨著產業革命的進行,主要是使用經濟力量,暴力或政治力量則用於加深和鞏固這種剝削;到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壟斷的經濟力量。

  資本主義宗主國都都是先進的工業國,受其剝削的殖民地和附屬國,都是落後的農業國。前者使用經濟力量剝削後者,主要是通過工業品和農產品相交換或以工業制品同初級產品相交換的經濟渠道進行的。其他的經濟渠道,如貨幣關系、資本關系,其他的力量,即壟斷的經濟力量以及政治力量,都要以上述經濟關系為基礎。

  世界劃分成以工業為主體的宗主國和以農業為主體的殖民地、附屬國,同產業革命有著密切的聯系。產業革命一方面使資本主義國傢的工業品便宜,農產品昂貴;另一方面要為便宜的工業品開拓國外市場並將其變成原料產地。於是一種和機器生產中心相適應的國際分工產生瞭,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為主要從事農業的地區,以服務於另一部分主要從事工業的地區。前者有些就成為殖民地和附屬國。後者有些則成為宗主國。

  19世紀80年代以來,各資本主義大國競相掠奪殖民地,到1914年,英、俄、法、德、美、日六個最大的資本主義強國占有的殖民地領土達6500萬平方公裡。英國是最早發生產業革命的國傢,曾經是“世界工廠”,與此相適應,它也曾經是最大的宗主國,擁有的殖民地最多。

  通過商品交換進行剝削,是宗主國剝削殖民地和附屬國的最一般的基礎。這就是處在有利條件下的宗主國,以較少的勞動交換殖民地和附屬國較多的勞動。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宗主國以高於價值的價格出售工業制品給殖民地和附屬國,以低於價值的價格向殖民地和附屬國購買初級產品,並極力擴大這兩種價格的差距;要殖民地和附屬國實行依附性的貨幣制度如金匯兌本位制,參加貨幣集團;向殖民地和附屬國輸出資本,等等,使殖民地和附屬國成為它們的原料基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通過這些辦法加深對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剝削,以攫取壟斷利潤。

  宗主國對殖民地和附屬國的政治統治,從控制海關、航運等開始,一直到最後剝奪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主權,都是為瞭加深和鞏固對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剝削和壓迫。所以,宗主國對殖民地和附屬國之間是一種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這種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關系是帝國主義強國推行殖民統治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