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綱鱗翅目大蠶蛾科柞蠶屬一種。古稱野蠶槲蠶。一種吐絲昆蟲,因喜食柞葉得名。繭可繅絲,主要用於織造柞蠶綢。中國是最早利用柞蠶和放養柞蠶的國傢。漢代已知採集柞蠶繭製作絮綿,晉代已繅制柞蠶繭絲織綢。人工放養技術自明代中葉以後漸趨完善,至清代進而從原產地山東傳入河南、遼寧、陝西、貴州、四川、安徽等地,並先後有《養山蠶成法》、《樗繭譜》、《野蠶錄》等柞蠶專著問世。現在中國的柞蠶生產分佈佈於10多個省區,主要產區為遼寧、河南、山東等省。

柞蠶生活史

  柞蠶屬完全變態昆蟲,一個世代經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發育階段(見圖),僅幼蟲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蠶卵在室內加溫孵化,幼蟲則通常在人工管護下放到野外柞樹上任其自行覓食生長、吐絲結繭。同時加強管理,防止鳥、獸危害,並及時采繭。柞蠶的主要病害有:柞蠶核型多角體病或稱柞蠶膿病、柞蠶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蠶寄蠅病或稱蠅蛆病和線蟲病等。應通過嚴格檢驗,及時淘汰病蠶、病蛹、病蛾。進行卵面和蠶室、蠶具消毒,施用化學藥劑和選育抗病品種等方法防治。

  柞蠶蛹期的保護層(內含蛹體)稱作蠶繭,供繅制作柞蠶絲用。柞蠶蛹可供食用,殘渣可做魚、畜、禽的飼料。繭呈橢圓形,雌繭和秋繭稍大。春繭淡褐色。柞蠶繭主要由繭層、蛹體、蛻皮(蛹的外殼)組成。繭層約占鮮繭重量的8%~12%,因受排出的消化管內容物浸潤而變硬,影響繭絲的解舒。一個蠶繭繭絲平均重0.4~0.5克;繭絲一般長700~800米,繭絲纖度平均為5.6旦。繭層重和繭層率高,則出絲多,經濟價值高,收購柞蠶繭時常以此作為解繭的主要依據。

  用柞蠶結繭時吐出的絲縷加工成的纖維稱柞蠶絲,是織造柞絲綢的原料,在工業和國防上也有重要用途。柞蠶絲手感柔軟有彈性,耐熱性良好,溫度高達140℃時強力才減弱,耐濕性亦強。絕緣、強力、伸度、抗脆化、耐酸等性能均優於桑蠶絲。但織物縮水率大,生絲不易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