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的作戰思想、概念和能力進行實驗研究的專門機構。利用作戰實驗室進行作戰研究,有助於集中使用研究與開發資源,對不斷變化著的作戰方法和作戰手段進行實驗,能快速鑒別、評估作戰和後勤方面的創新性概念、思想,能夠研究新的編制體制結構與新的技術裝備更快、更有效的結合方式和方法,開發創新戰法,修訂條例條令等。

<作戰實驗室控制臺示意圖

  簡史 1979年,中國學者錢學森提出瞭作戰實驗室的概念,認為作戰模擬技術實質上提供瞭一個“作戰實驗室”。1992年5月美國陸軍提出《作戰實驗室計劃》,組建瞭作戰指揮等作戰實驗室。此後,美軍陸續組建瞭空軍、海軍等作戰實驗機構。1998年,美國國防部組建瞭聯合作戰實驗室,從而使美軍作戰實驗的研究領域從軍種作戰發展到聯合作戰。與此同時,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傢也先後建立瞭自己的作戰實驗機構,開展瞭相關的作戰實驗研究。

  組織結構及職責 一般由概念與實驗計劃、實驗與分析、建模與仿真、技術與評估、行動聯絡與協調、演習與訓練等部門組成。人員通常來自武器采辦、作戰、訓練等部門,由具有軍事運籌學、系統工程、計算機等多學科專業知識的軍官、文職人員與技術專傢組成。裝備部門所屬的研究、開發和工程中心的代表作為常駐成員參加作戰實驗室的工作。作戰實驗室負責提出實驗概念,制定實驗計劃,對新的作戰概念進行前端分析,研究和支持未來作戰能力的開發,鑒別實驗資源與思想,負責組織實施、協調有關的作戰實驗,並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上報。

  技術手段 模擬和模擬器是主要手段和工具。技術手段主要類型有:①結構模擬。由各種對抗模擬和模型組成,主要依賴為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算法和數學方法,是推演戰鬥發展過程的主要手段。②虛擬仿真。是在合成作戰環境中的實物和半實物仿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通過由人操縱的模擬器來完成。③實兵模擬。通常是由部隊(士兵)運用實際的武器裝備在真實的戰場環境中,在武器裝備有效作用范圍內的演習行動。作戰實驗室綜合運用以上3種模擬手段進行實驗。其中,結構模擬和虛擬仿真正在發展成為一種模塊化、可重新設置的軟、硬件系統——可重新設置的模擬器,能進行獨立的實驗,如果與仿真互聯網相聯,還可參與更大規模的多側面的實驗。

  實驗方法 ①戰爭對策模擬。各專傢組在想定背景下,就沖突態勢、戰略目標、聯盟組成、兵力使用、武器系統、作戰過程等問題進行對抗式研討,形成具有較強前瞻性的評估結論。②計算機作戰模擬實驗。主要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仿真的作戰環境,從而對作戰概念和作戰能力進行深入具體的綜合比較、評估和論證。③演示性評估。包括先進技術演示、先進概念技術演示和聯合作戰互相操作演示等,主要用於評估未來技術的應用前景,成熟先進技術和在研武器系統投入作戰應用的可行性,以及聯合作戰條件下各軍兵種裝備的互聯互通能力。④實驗性演習。主要用於在戰場條件下對特定的作戰概念、武器系統以及聯合作戰能力進行綜合檢驗,通常結合各軍種、戰區的部隊演習進行,如指揮所演習、部隊野戰訓練演習和計算機輔助模擬演習等。⑤高級作戰實驗。通常采用檢驗性演習與計算機輔助作戰模擬相結合的形式實施,主要用於對軍種作戰概念和相關技術進行綜合檢驗與評估。⑥實戰評估。在實戰中對根據經驗總結形成的作戰概念和相關技術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