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理學傢。字伯愚。生於江蘇贛榆,卒於北京。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學教育系,畢業後曾在廈門集美師範學校講授心理學和教育學,兼任研究部主任。1936年赴日本,在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大學院任教育學研究室研究員。回國後在中山大學等校任教授。1947年去香港,出任達德學院教授兼教務長。1951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兼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並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他專長發展心理學,主張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國化,負責承擔國傢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國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與教育》的課題。有代表性的論文收集在《兒童發展心理學問題》(1982)和《朱智賢心理學文選》(1989)中。主要著作有《教育研究法》(1932)、《青年心理與教育》(1941)、《兒童心理學》(1962初版,1979修訂版)、《思維發展心理學》(與林崇德合著,1986)、《兒童心理學史》(與林崇德合著,1988),主編《心理學大詞典》(1989)、《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與教育》(199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