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祖籍江西金溪。生於雲南宣威,卒於河北平山小覺鎮。早年入滇軍,曾參加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的護國戰爭。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國民革命軍第3軍任營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南昌起義。1929年到贛東北,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長,1930年任第10軍軍長。與方志敏等指揮部隊轉戰閩浙皖贛邊區,多次挫敗國民黨軍“圍剿”,鞏固和發展贛東北蘇區。1933年1月第10軍改編為第11軍,任軍長,率部開赴中央蘇區,參加第四次反反“圍剿”,兩次執行佯動任務,牽制瞭大量國民黨軍,對取得反“圍剿”勝利起瞭重要作用。同年6月任獨立19師師長,率部參加東方軍,入閩作戰。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曾入紅軍大學學習。後調任獨立24師師長。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率部留在贛粵邊區開展遊擊戰爭。1935年因作戰負傷到上海治療。1936年底到延安,曾任抗日軍政大學第2科科長,陜北省武裝部部長。1937年8月參加中共中央洛川會議。後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副旅長,參加瞭平型關戰鬥。同年11月任晉察冀軍區第4分區司令員,領導軍民開展抗日遊擊鬥爭。1938年因作戰舊傷復發不治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