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發展道路的重要理論著作。毛澤東1928年10月5日為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寫的決議的一部分,原題為《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

1928年10月在江西寧岡(今井岡山)茅坪舉行的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舊址

  文章首先分析瞭大革命失敗後國內的政治狀況,指出中國革命的性質依然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這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來領導。文章著重論證瞭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具體分析瞭紅色政權發生和發展的主客觀條件:①中國是一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地方性的農業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造成瞭反動統治的縫隙。②湖南、廣東、湖北、江西等省都是大革命時期工農群眾得到充分 發動的地方,這裡的群眾有瞭政治鬥爭和經濟鬥爭的經驗。③小塊區域紅色政權必將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而發展。④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⑤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

  文章中提出的關於中國紅色政權創建和發展的論點,為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奠定瞭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