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傢、戲曲作傢。原名趙樹禮。曾用野小常哉王甲土等筆名。生於山西沁水縣尉遲村一個貧農傢庭,卒於太原。他從小深受農民的生活、情趣、語言與民間文學、地方戲曲的薰陶。1925年考入長治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接觸到新文學。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因逃避國民黨的搜捕潛回傢鄉,失掉學籍與黨籍。1929年在沁水縣小學教師招考中被錄取,但旋即被捕,押送太太原自新院。1930年獲釋。此後長年流浪奔走於太原、沁水及河南開封等地。這時,他開始創作活動,寫有古詩、小說及小品、評論等。並開始考慮文藝大眾化問題,立志為農民寫作。1936年任上黨鄉村師范語文教師,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宣傳。1937年加入山西抗日犧牲救國同盟會(“犧盟”),同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趙樹理在長治、陽城等地任“犧盟”幹部,負責抗日宣傳工作。1939年後歷任《黃河日報》、《抗戰生活》、《中國人》等報刊編輯。1943年發表小說《小二黑結婚》,講述瞭解放區新一代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故事,揭示瞭農村中封建殘餘對人們道德觀念的束縛,以及新老兩代人的意識沖突與變遷。同年發表小說《李有才板話》,揭露農村民主改革中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現象,被譽為“反映農村鬥爭的最傑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區文藝的代表之作”(周揚《新的人民的文藝》)。

趙樹理手跡

  1944年趙樹理調華北新華書店任編輯,1945年後參加《新大眾》報的編輯工作。抗戰勝利後,寫瞭長篇小說《李傢莊的變遷》,力圖以更廣闊的目光去觀察近代農村社會的變遷,表現出趙樹理創作中具有史詩性追求的一面。此後,趙樹理集中地描寫翻身後的農民為改造舊農村,改變舊風俗所作的鬥爭,如《福貴》(1946)、《小經理》(1947)、《邪不壓正》(1948)、《田寡婦看瓜》(1949)、《傳傢寶》(1949)等。雖然寫的是普通農民的日常生活,但卻捕捉瞭他們在新歷史時期心靈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趙樹理創作瞭短篇小說《登記》(1950),1954年完成反映中國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三裡灣》,深刻揭示瞭農村深入進行民主改革的必要性。1958年他以當年農村全民整風為背景創作瞭短篇小說《鍛煉鍛煉》。1959年後,趙樹理開始覺察到“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風”等的危害,為糾正這些錯誤而陳述自己的意見,曾受到錯誤批判。這一時期,他完成瞭《套不住的手》(1960)、《實幹傢潘永福》(1961)、《張來興》(1962)等小說,提倡實幹精神,以針砭時弊。藝術上凝練蘊藉,平易中見深刻,為短篇小說的成熟之作。1965年調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趙樹理受到迫害。

  趙樹理在對“五四”以來新文學的歐化傾向進行反省的基礎上,致力於回歸到民族的、民間的文學傳統中來,建立起一種偏重大眾化、通俗化的文學主張。他的小說多以晉東南農村為背景,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多取材於有紮實的生活體驗與長期感受的農民日常生活。常借小人小事以反映時代風貌;不以雄偉氣勢取勝,而擅長於在平凡瑣細的生活中,依靠人物細致的語言行為,以勾畫其微妙的心理活動。他的小說語言以北方農民口語為基礎進行瞭加工提煉,平易樸素而又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描情狀物均能曲盡其妙。同時吸收瞭傳統說書藝術的長處,具有可朗讀性。在語言的藝術性和通俗性的結合上達到瞭很高的境界。取材與語言的特點,使趙樹理的小說既通俗淺顯,又具有較高的思想深度與對生活的獨到見解,貌似直白卻相當含蓄,耐人尋味。他的小說的結構,雖有截取生活片斷,采用倒敘等筆法,但構成其特色的還是借鑒古典小說、評書所創造的故事完整,首尾齊全,按順序敘述,含描寫於敘述之中等方法。他的小說在文學創作的大眾化民族化方面,有重大的貢獻,對於現代農村題材的小說創作,產生瞭深刻的影響。

  趙樹理在進行小說創作的同時,堅持戲劇和曲藝的整理、改編和創作。創作過上黨梆子《萬象樓》(1941),抗戰期間寫過新編歷史劇《韓玉娘》,1950年根據田間的長詩《趕車傳》改編成鼓詞《石不爛趕車》,1959年創作長篇評書《靈泉洞》(上),1961年整理、改編、導演瞭《三關排宴》,並被攝制成戲曲影片。此外還著有雜談、評論集《三復集》(1960),集中闡述瞭他的文學主張。

  趙樹理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常務委員、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

  工人出版社出版有4卷本《趙樹理文集》(1980)和《趙樹理文集續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