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火器專傢。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明萬曆六年(1578),因善書法授鴻臚寺主簿。二十四年(1596)升中書舍人。趙士禎生長於海濱,少經倭患,決心研製精良火器裝備官軍,衛國保民。曾拜訪土耳其火器專傢朵思麻,從其學習。萬曆二十五年,給皇帝呈上《用兵八害》,建議製造番鳥銃。他博采中外火銃之長,精研火器,仿照西藏的密銃,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研製出能連續發射彈丸,近似於現代機關槍槍的“掣電銃”、“迅雷銃”等4種火銃,前者撮合西洋銃和佛朗機的長處,後者綴取鳥銃和三眼銃的優點。並繪圖撰文對其構造、制法、打放架勢等作詳盡說明,呈送朝廷,受到嘉獎。這一圖樣和文字就是《神器譜》。到萬歷三十年他又將連發5彈的迅雷銃改造成連發18彈的“戰酣連發”,之後並創制“鷹揚炮”。這種新式火器具有威力大、命中率高的優越性能。還發明瞭“火箭溜”,這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一大發明。他制火器最註重發射速率和命中率,對子彈運動的基本要點有一定的研究。著有《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備邊屯田車銃議》等,其中有火器圖式2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