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血矛線蟲所引起的一種蠕蟲病。主要危害綿羊、山羊,偶然也可感染人和豬。病原撚轉血矛線蟲(H.contortus),呈淡紅色,雄蟲體長10~20毫米,雌蟲體長16~32毫米。雌、雄蟲體可根據雄蟲交合傘的形狀、位置,以及雌蟲因吸血而使其腸管染成紅色,與白色的卵巢撚成紅白相間線狀,加以識別。生活史為直接發育類型。雌蟲每日可產卵約5 000~10 000個,蟲卵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在溫度適宜時約經一周,即可發育成感染性幼蟲;;侵入宿主體內兩周後發育為成蟲。雌蟲壽命不超過一年,常和毛圓科的其他線蟲混合感染。寄生於真胃,其頭端刺入胃黏膜內而造成出血和發炎。患畜表現貧血和瘦弱。成蟲還可分泌毒素而加重病情。呈亞急性與慢性。可用糞便檢查確診。采取綜合措施防治,主要在於加強飼養管理,進行劃區輪牧,改善環境衛生,糞便堆肥發酵殺滅蟲卵,用噻苯唑、左咪唑、噻嘧啶等驅蟲藥定期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