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側面上下凸出,中間凹入的臺基。又稱須彌臺金剛座,起源於佛座。有莊嚴、穩固之意。現存最早實例見於北魏雲岡石窟,形式比較簡單,雕飾不多。從隋唐起使用漸多,成為宮殿、寺觀等尊貴建築專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漸複雜華麗,並出現瞭蓮瓣、卷草等花飾和角柱、力神、間柱、壼門等。在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對須彌座的構造、工藝均有規定。上下逐層外凸部分,稱為疊澀,中間凹入部分稱束腰,其間隔以蓮瓣。從元朝起須彌座束腰變矮,壼門、力神已不常用,蓮瓣肥碩,多以花草和幾何紋樣做裝飾,明清成為定式。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築物中,清式須彌座欄桿尺度較宋式為小(見圖)。須彌座一般多用磚、石建築臺基,也有琉璃須彌座用於琉璃影壁的基座,木須彌座多用於室內裝飾。

圖1 宋式須彌座欄桿

1 螭首 2望柱 3尋杖 4雲栱 5癭項 6花板 7螭子石8地栿 9地霞 10踏道 11須彌座 12象眼 13副子

圖2 清式須彌座欄桿

1 抱鼓 2螭頭 3柱頭 4柱子 5欄板 6踏跺 7角柱 8象眼石 9垂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