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見“東方紅”1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傢。截至1984年底,共發射瞭16顆人造地球衛星。

  發展進程 1956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制定中國12年科學發展規劃,把噴氣推進和火箭技術列為國傢的重點發展專案。在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的領導下,於1956年10月8日建立瞭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根據1957年中蘇兩國政府簽訂的新技術協定,1960年前,蘇聯曾對中國建立火箭導彈研究、試驗機構和仿制蘇制導彈提供援助。之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即開始獨立研制各類導彈和火箭。

  1958年8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根據同年5月毛澤東主席的提議把發射人造衛星列入科學發展規劃。中國科學院成立瞭“中國科學院581組”和上海機電設計院,以開展空間物理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此後,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開展瞭航天技術的規劃工作和學術活動,著手建設空間環境模擬試驗室,研究人造衛星跟蹤測量技術。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統一管理火箭導彈的研究、設計、試制、生產和基本建設。1965年8月,中共中央批準《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建議》,決定由中國科學院、第七機械工業部、第四機械工業部分別負責衛星本體、運載火箭和地面觀測、跟蹤、遙控系統的研制工作。同年12月,中國科學院成立衛星設計院,開始進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方案設計和各系統的研制。1968年2月20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把分散在各部門的衛星研究、設計、試制、試驗機構統一組織起來,加速瞭各類人造衛星的研制工作。1970年5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劃歸第七機械工業部領導。1982年5月,第七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航天工業部。與此同時,航天器發射場、航天測控中心和觀測臺、站陸續建成和完善,形成瞭完整的航天工程體系。

中國發射的人造衛星

  1970年中國研制成功第一枚運載火箭和發射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開始發射小型科學衛星。1975年研制成功兩種大推力運載火箭,並開始發射返回型遙感衛星(又稱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空間物理探測衛星。1984年4月,中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的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探空火箭和運載火箭 中國先後發射三種探空火箭:①單級液體火箭,有效載荷重10公斤,飛行高度70公裡;②兩級探空火箭,第一級是固體火箭,第二級是液體火箭,直徑460毫米,有效載荷重60~150公斤,飛行高度60~200公裡;③兩級固體火箭,總重量330公斤,有效載荷重30公斤,飛行高度70公裡(見“和平”號探空火箭、T-7探空火箭)。

  中國充分利用彈道導彈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基礎,成功地研制與使用瞭4種運載火箭:①“長征”1號三級火箭,第一、二級采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可將約3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②“風暴”1 號兩級液體火箭,可將約12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③“長征”2號兩級液體火箭,可將約20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④“長征”3 號三級液體火箭,用於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或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見“長征”號運載火箭)。

  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成功研制、發射的人造衛星主要有三種類型:科學和技術試驗衛星、返回型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先後共發射16顆。

  發射設備和地面測控設備 中國航天器發射場具有發射不同類型衛星的發射設施,並設有光測、遙測、雷達等跟蹤測量設備。衛星地面觀測網的控制中心和若幹地面臺、站,配備有中國研制的計算機以及遙測、遙控、跟蹤、數據傳輸和通信設備,遠洋跟蹤測量船配備有對地球靜止衛星入軌段測軌、測速等設備。

  成果和應用 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為空間科學研究提供瞭先進的技術手段,在宇宙線、地磁場、電離層、大氣密度、太陽X射線、粒子輻射、紅外輻射等探測方面獲得瞭寶貴的數據。中國發射的衛星為土地資源普查、地質水文調查、礦藏勘察、地震預報、林業監測、鐵路和港口建設、環境監測、大地和海洋帶測繪等提供瞭有價值的信息。1984年4月發射並進入地球靜止衛星軌道的試驗通信衛星,已用於通信、廣播、電視傳輸,對改善中國邊遠地區的通信狀況發揮瞭作用。中國的衛星通信地球站先後同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合作,利用“交響樂”號衛星、“天狼星”號衛星進行瞭通信試驗。中國研制的衛星雲圖接收設備接收瞭美國和日本氣象衛星發播的氣象雲圖,對改善氣象預報和開展大氣科學研究提供瞭資料。此外,某些單項航天技術已逐步推廣應用於其他工業部門。近期內,中國航天技術將以發展應用衛星為主,由試驗階段進入實用和商品化階段。(見彩圖)

酒泉衛星發射場

小狗上天前的振動試驗

T-7A(S)生物火箭

T-7A(S)生物火箭

“和平”6號氣象火箭

T-7探空火箭

二級火箭

單級火箭

火箭準備發射

火箭點火

“東方紅”1號衛星

“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1970年4月24日)

返回型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26日)

衛星發射前

“長征”號運載火箭在飛行中

衛星返回地面

一箭三星發射

“實踐”2號衛星

“實踐”1號科學試驗衛星(1971年3月3日發射)

渭南衛星測控站

引導雷達

跟蹤雷達

氣象雷達

衛星發射通信指揮中心

潛地導彈

岸艦導彈

空空導彈

地空導彈

衛星動平衡試驗

KM-4空間模擬器

衛星熱真空試驗

運載火箭飛向太平洋(1980年5月18日)

起吊回收艙

娃人打撈作業

“遠望”號測量船

船上雷達天線

船上光學跟蹤設備

水下發射運載火箭

連續上升過程

“長征”號運載火箭

出廠前的綜合測試

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

火箭吊裝完畢

衛星整流罩合攏

火箭等待發射

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1984年4月8日)

衛星發射指揮中心

地球與通信衛星(合成照片)

運載火箭連續上升過程

1980年5月中國向南太平洋發射大型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