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可控制的磁環境中檢測和分析試件的磁特性。航天器多進行這種試驗。航天器上採用的永磁性和感磁性材料會產生磁場,航天器工作時的回路電流也會產生雜散磁場。這些永磁場、感磁場和雜散磁場與空間磁場的相互作用,產生對航天器的幹擾力矩,影響航天器的定向和定點精度,降低運行壽命。對於測量空間磁場分佈的航天器,更需要取得航天器本身的磁場資料。採用磁姿態控制系統的航天器還要在類比運動磁場環境下進行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的試驗。通過這些磁環境試驗,可獲得準確的磁特性資料,驗證和和改進航天器的磁凈化設計。

衛星在進行磁環境試驗

  磁試驗設備 磁環境試驗設備包括三軸線圈系統、充退磁線圈系統、電源系統、磁幹擾控制系統、電控測量系統和試驗轉臺等部分。線圈中通以適當的電流,在線圈系統中心的一定區域內將產生高均勻度、高穩定度的可控磁場(直流穩定場、交流磁場、旋轉磁場等),對這種磁場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加以控制,即可在地面模擬零磁環境、任意磁場環境和旋轉磁場環境。零磁環境模擬的均勻性受線圈設計、設備的材料和加工裝配精度的影響,其穩定度取決於電源系統的穩定度和對地磁波動、工業隨機幹擾是否采取補償。通常用飽和式磁強計(磁通門磁強計)、焦利文磁強計、光泵以及核旋式、超導式、磁膜式磁強計等來測量磁場。

  磁試驗方法 試驗方法決定於試驗物的大小、磁矩大小、測量精度和試驗條件。常用的方法有力矩法和作圖法。力矩法是用一種測量極弱力矩的儀器──力矩計,先測出航天器的幹擾力矩,然後根據線圈系統提供的已知磁場數據算出航天器的剩磁矩。作圖法是一種間接測量法,分球面作圖法和赤道作圖法兩種。球面作圖法是在零磁環境下測量包圍航天器的某個球面上的若幹徑向磁場分量,用球諧分析理論求出航天器的剩磁矩。赤道作圖法是測量航天器赤道平面內不同位置處的3個方向的磁場分量,或者測量垂直於赤道平面軸上與中心對稱的兩點的諸磁場分量,用傅裡葉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求出航天器的剩磁矩。力矩法多用於小型試驗物的磁矩測定,作圖法在航天器的磁矩測定中使用較多。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也可在寂靜的地磁場中測定航天器的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