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道路上連續行駛形成的車流。廣義上還包括其他車輛的車流和人流。在某段時間內,在不受橫向交叉影響的路段上,交通流呈連續流狀態;在遇到路口信號燈管制時,呈斷續流狀態。定量描述交通流可用3個參數:①交通流量,又稱交通量,表示交通流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指定斷面的車輛數量,單位是輛/小時或輛/日;②交通流速度,簡稱流速,表示交通流流動的快慢,單位是米/秒或公裡/小時;③交通流密度,表示交通流的疏密程度,即道路單位長度上含有車輛的數量,單位是輛/公裡。3個參數之間間的關系是:交通流量為交通流速度和交通流密度的乘積。道路上車輛很少時,駕駛員可選擇較高速度,這時交通流速度較大,但因交通流密度小,所以交通流量也比較小。隨著路上的車輛增多,交通流密度增大,車輛的行駛速度雖受到前後車輛的約束而有所下降,流速降低,但交通流量還是增加,直到某一種條件下,流速和密度的乘積達到最大值,即交通流量為最大時為止。這時的流速稱為最佳速度,密度稱為最佳密度。如果路上車輛再增加,密度繼續增大,流速繼續下降,盡管密度較大,但因流速較小,所以流量反而下降,直到密度為最大值,造成道路阻塞,車輛無法行駛,流速等於零,交通流量也等於零為止(如圖所示)。

交通流量、交通流速度、交通流密度關系圖

  速度和密度的關系有人用直線表示,也有人用曲線表示。因此流量和密度的關系也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從30年代初開始,就有一些學者試圖從理論上闡明交通流的運行規律(見交通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