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畜因攝食被真菌所污染的飼料而引起的中毒。又稱黴菌毒素中毒。常見黴菌有麯黴屬菌、孢黴屬菌和青黴屬菌等。麯黴屬中以黃麴黴最為重要,產生的黃麴黴毒素已知有B1B2G1G2,以及奶牛吃入黃曲黴毒素後在奶中含有的“乳毒”M1M2等。毒性最強的是B1。玉米、花生、黃豆、棉子等易受黃曲黴侵害。雛鴨的易感性最高。主要的病理損害有組織出血、肝脂肪變性、膽管上皮增生和癌變等。其他曲黴菌尚有煙曲黴和赭曲黴等。在孢黴屬中,由稻惡苗病菌侵害的玉米常引起馬的腦白質軟化而呈現意識障礙、失明和運動失調,通稱“馬黴玉米中毒”。茄腐皮鐮孢黴則易引起甘薯黴變,其代謝產物4-甘薯醇可引起牛急性肺水腫和肺氣腫,通稱“牛黴爛甘薯中毒”。一種所謂的牛爛蹄病是由木賊鐮孢黴和半裸鐮孢黴等侵害羊茅草所引起。其他重要的孢黴屬菌還有禾赤色鐮孢黴和粉紅鐮孢黴等。在青黴屬菌中,由柑橘青黴所產生的柑橘黴毒素可引起馬和羊的腎小管壞死、腎周圍水腫和肝損害。軟毛青黴可產生一種震顫原,引起犢牛震顫、共濟失調、肌肉僵硬和驚厥。其他有害真菌尚有黑葡萄穗黴,常在潮濕的牧草、藁稈上繁殖,為害造血組織,馬比牛易感;麥角菌毒素最易使牛中毒,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擾亂癥狀。主要靠加強飼料的衛生管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