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蒙古文重要歷史著作。原名《忙豁侖·紐察·脫卜察安》,即《蒙古秘史》。明人誤譯為《元朝秘史》,亦稱《元秘史》。與《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並列為蒙古文“三大歷史著作”。作者佚名。由於書後題“鼠兒年七月”“寫畢”,對其具體成書年代遂有戊子(1228)、庚子(1240)、壬子(1252)、甲子(1264)諸說,至今尚無定論。該書原文為畏兀兒體蒙古文,原著早已失傳,傳世的隻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四夷館漢字音寫蒙古語原文、逐詞旁註漢譯並附有摘要要總譯的本子,分全書為282節(段)。書中記載瞭成吉思汗祖先的譜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跡,以及窩闊臺一朝的史實,是研究12~13世紀上半葉蒙古族社會歷史、風俗習慣,乃至語言文字的重要參考文獻,受到古今中外蒙古史學者的特別重視。現存的版本有正文10卷,續文2卷與15卷的區別,也有音譯全本與總譯節本的區別。12卷本有顧廣圻本和葉德輝本兩種,15卷本由清人鮑廷博從《永樂大典》中抄出,因前有錢大昕所寫書跋,故亦稱錢本《秘史》。現在流行的各種刊行本和法、德、俄、日、英、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文譯本,都是從這3種版本轉抄、刊行、翻譯的。國內外研究此書的文章和專著,數量之多,內容之細,較之其他史書為少有。

《元朝秘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