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用為主,通過與體表局部直接接觸而起治療作用的藥物。其中一部分專供外用,一部分兼可內服;其他各類許多以內服為主的藥物則亦兼作外用。外用藥可根據病情需要用不同的劑型和不同的給藥方法。

  功用 本類藥物分別具有解毒消腫、提膿拔毒、祛腐平胬 、生肌收口、止血、殺蟲、止癢、發泡等作用。部分藥物往往同時具有上述某幾種功能;有些藥物還具有補火壯陽、祛風通絡、瀉下通滯、散瘀定痛、破結消癥、消痰痰定喘、鎮驚、截瘧、開竅等內治作用。

  分類及適應證 外用藥主要用於癰疽瘡毒、瘰癧、疥癬、外傷、蛇蟲咬傷、燙傷及五官疾患等。根據其不同功用,可將外用藥分為消腫解毒藥、排膿祛腐藥、止血生肌藥、燥濕殺蟲止癢藥及發泡藥五類(見表)。①消腫解毒藥。能消散腫毒,用於各種瘡瘍初起,腫勢局限而未潰破者,以及蛇蟲咬傷者。常用的消腫解毒藥有木芙蓉葉、蓖麻子、蟾酥、露蜂房等。②排膿祛腐藥。能提膿拔毒,化腐蝕瘡,促使瘡瘍內蓄膿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脫落。用於瘡瘍膿未成潰,或瘰癧、結核、惡瘡潰後膿毒未盡、腐肉不脫、胬肉突出、死肌、瘺管、竇道以及贅疣、息肉等。常用的排膿祛腐藥有升藥、降藥、鉛丹、砒石、硇砂、斑蝥等。③止血生肌藥。能制止出血,促進新肉生長,加速瘡口愈合。用於各種外傷出血,瘡瘍潰後腐肉已脫、膿水將盡之時,以及瘡口久不收口者。常用的止血生肌藥有兒茶、血竭、象皮等。④燥濕殺蟲止癢藥。能使皮膚潰瘍及濕疹局部減少滋水滲出,還有防腐、殺蟲、止癢之功。用於濕毒、濕疹浸淫不已,瘡面糜爛,滋水滲出較多,以及疥瘡,頑癬,癮疹瘙癢等。常用的燥濕殺蟲止癢藥有蛇床子、木槿皮、松花粉、爐甘石、硼砂、白礬、硫黃、雄黃、密陀僧、輕粉等。⑤發泡藥。能通過敷貼患處或穴位,使局部皮膚灼熱疼痛,出現水泡。用於瘧疾、哮喘、急性黃疸等。常用的發泡藥主要為毛茛。

常用外用藥

常用外用藥續表

常用外用藥續表

  用藥註意事項 外用藥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制劑時應嚴格遵照一定的法度,以保證用藥安全。毒藥應謹慎使用,劑量不宜過大,尤其是劇毒藥物,如水銀、砒石、輕粉、斑蝥等,必須嚴格掌握劑量。對於創面過大的局部病變,藥量亦不宜過多,以防因吸收過量而中毒,同時,還必須避免連續用藥,以防蓄積中毒。一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不宜在頭面、五官、粘膜、會陰等處應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其他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