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即剩餘價值的資本化。資本傢把攫取的剩餘價值,不是全部用於個人消費,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轉化為資本,再投到生產中去,用於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使資本主義再生產的規模得以擴大。因此,剩餘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而資本積累則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條件。

  客觀必然性 資本積累具有客觀必然性:一方面,它是由剩餘價值規律所決定的。資本傢作為人格化的資本,對剩餘餘價值的貪欲和追求是無止境的。為瞭獲取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必然要加強對雇傭工人的剝削,提高剝削程度,同時,還要通過資本積累來增大總資本的數量,擴大生產規模,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以便擴大剝削范圍,攫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因此,對剩餘價值的無限貪求,是資本傢進行資本積累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作為一種外在的強制力量,決定著資本傢必須進行資本積累,以便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隻有這樣,資本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增強實力,保存和發展自己。否則,就難免為競爭對手所擊敗,陷入破產倒閉的厄運。

  決定剩餘價值量的因素 資本積累的源泉是剩餘價值。如果剩餘價值劃分為積累基金和資本傢個人消費基金的比例不變,資本積累的規模就取決於剩餘價值的數量。所以,凡是決定剩餘價值量的因素,都會影響資本積累的規模。這些因素主要是:①剩餘價值率的高低,即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剝削程度越高,剩餘價值量也就越大。資本傢除瞭使用延長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攫取剩餘價值以外,還使用壓低工人工資的辦法,以便增加剩餘價值量(見絕對剩餘價值),加速資本積累。②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單位商品的價值,從而使勞動力價值下降,提高剩餘價值率使資本積累加速(見相對剩餘價值)。在商品價值下降的情況下,同樣數量的資本,還可以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擴大剝削范圍,從而生產出更多的剩餘價值,增加資本積累。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情況下,原有的生產資料進行更新時,由於商品價值下降,能以價格更便宜和效率更高的生產資料代替原有的生產資料,資本傢由此可獲得超額剩餘價值或相對剩餘價值,從而使資本積累增加。③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兩者差額的大小。前者是指投入生產中的全部資本,後者是指生產中實際耗費掉的資本,所用資本總是大於所費資本。這個差額的大小,取決於勞動資料的使用年限和數量多少。勞動資料的質量越好,使用年限越長;數量越多,上述差額也就越大。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資料的價值雖然是逐漸轉移到產品中去,但是它的使用價值仍作為一個整體在生產中繼續發揮作用,因而它的一部分作用能力就象自然力一樣無償地為資本傢服務。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的差額越大,資本傢所獲得的無償服務越多,也就等於增加瞭資本積累。④預付資本的數量。在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例以及剩餘價值率既定的情況下,預付資本數量越大,資本傢剝削的工人人數就越多,剩餘價值量也就越多,從而有利於資本積累的增長。

  資本積累的實質 在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資本傢利用無償占有的剩餘價值,不斷擴大資本的規模和擴大對工人的剝削,從而繼續占有更多的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