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係。它是生產方式的一個方面,是物質生產的社會形式。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即經濟關係。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在社會生產過程中,除瞭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外,人與人之間還要結成一定的關係。人們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相互交換其活動,便不能進行生產。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生產,那是偶然的和罕見的事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區別之之一,就是它反對從單個的、孤立的人如獵人和漁夫出發研究生產,而總是強調物質生產的社會性質和社會形式,強調人們在生產中所結成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重要范疇。

  詞源 K.馬克思和F.恩格斯的早期著作《神聖傢族》(1845)中,就提出瞭“人對人的社會的關系”的概念,已經接近生產的社會關系這個思想。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使用瞭物質關系、社會關系、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關系等概念。它們所表示的正是人們的生產關系。不過,在馬克思的著作中,交往一詞,有時在更廣泛的含義上使用,它還包括例如社會團體之間、國傢之間的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關系。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也出現過“生產關系”一詞,但它的含義是指人們在生產中同生產資料的技術關系,是指“粗陋原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業式的工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頁)。

  在《哲學的貧困》一書中,馬克思比較廣泛和科學地使用瞭“生產關系”概念。例如:“每一社會中的生產關系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們生產力的一切變化必然引起他們的生產關系的變化嗎?”(同前,第1卷,第109、119頁)。這裡,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已經明確地提出來瞭。

  含義 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關系指直接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廣義的生產關系則包括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切經濟關系,其中有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系、分配關系、交換關系和消費關系,也包括作為一定的生產的前提和基礎的社會條件。廣義生產關系的各個方面並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關的,而是緊密聯系和相互作用著的“統一的整體”,它們共同構成生產關系體系。其中,生產關系決定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而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又反作用於生產關系,對生產關系發生重要影響。分配關系與生產關系相適應,就會對生產關系的鞏固和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如果不相適應,就會不利於生產關系的鞏固和發展。交換范圍和交換渠道的擴大,會促進生產和生產關系的發展,否則,情況就相反。消費同樣制約著生產和生產關系的發展狀況。此外,作為生產關系組成部分的生產的社會條件,則是整個生產關系體系的基礎。例如,資本主義生產要以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相分離並將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給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為條件。在此條件下,生產資料才會轉化為資本,而勞動者則成為雇傭工人。這樣,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社會方式,就表現為雇傭勞動同資本相結合的方式。這是資本主義生產和生產關系體系的基礎,決定著生產過程和整個生產關系的資本主義性質。

  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把生產關系概括為三個方面:①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②由此產生的各種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或如馬克思所說的,“互相交換其活動”;③完全以它們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

  有些經濟學傢同意斯大林的看法。有些經濟學傢對斯大林關於生產關系的定義提出瞭不同意見,主要理由是:①這個定義沒有把交換關系單獨列出來;②不應把所有制作為生產關系的第一個組成部分單獨列出來。因為在生產、交換和分配中已經包括瞭所有制形式。另外一些經濟學傢認為,斯大林沒有把交換作為生產關系的一個方面,確實是一個缺點。不能把人們在生產中“互相交換其活動”,同產品的交換等同起來。前者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協作、分工和共同活動的關系,它屬於生產本身;後者是指產品生產出來以後的交換過程。它或者采取商品交換形式,或是采取直接的產品交換形式。但斯大林把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作為生產關系的首要組成部分和生產關系的基礎,應當說是正確的。所有制關系固然貫穿於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關系的各個方面,並通過生產關系的各個方面來實現自己,但一定的所有制形式又總是作為一定的生產關系的條件存在的。一定的所有制形式,既要通過一定的產品分配形式實現,又先於產品分配形式而存在,並對其起決定作用。所有制形式同交換、消費的關系也是這樣。

  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和起決定作用的關系。生產關系體系或生產關系總和,構成社會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在某些社會形態中,除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體系外,還存在某些殘存的或新產生的隻占次要地位的其他的生產關系。而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則對其他的生產關系起制約和主導作用。

  生產關系和生產力 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形式,而生產力則是生產的內容。生產關系同生產力構成社會生產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則反過來對生產力發生重要作用。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時,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當它與生產力不相適應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的生產關系發生沖突。於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瞭。

  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會表現為階級剝削關系,從而具有對抗的性質。在這種條件下,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生產關系被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新的生產關系所代替,必然要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在沒有階級對抗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關系則表現為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經濟聯系和互助合作關系。這裡,生產關系的調整或變革,自然不需要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

  歷史上的五種生產關系 在人類社會歷史上已經依次經歷瞭五種基本類型的生產關系:原始公社制生產關系、奴隸制生產關系、封建制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一種舊的生產關系被另一種新的生產關系所代替,標志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這是合乎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過程,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發生作用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是迄今最先進的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歷史的前進,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將發展為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生產關系。

  在五種基本類型的生產關系中,原始公社制的生產關系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的,不存在剝削關系和階級關系。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同原始公社制生產關系相比,是本質上不同的更高形態的公有制關系。奴隸制生產關系、封建制生產關系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這是三種不同的階級剝削和階級對抗的關系。

  生產關系的本質及其具體形式 生產關系的本質同它的具體形式是不同的。例如,封建地主階級憑借自己所占有的生產資料和利用超經濟強制剝削農民的剩餘勞動,是封建制生產關系的本質。但這種生產關系可以采取領主制,也可以采取地主制。地主對農民的剩餘勞動的剝削,可以采取勞役地租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的形式。形式的改變,並不影響生產關系的本質。又如,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和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但這種關系可以通過不同的經濟體制表現出來。公有制經濟,除全民所有制經濟外,還可以有部分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它們在經營管理上又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形式。計劃經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體制和形式。按勞分配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具體形式來實現。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進行的經濟體制的改革,涉及到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的改變(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但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