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棉紡織工業中規模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創辦人榮宗敬(1873~1938)、榮德生(1875~1952)兄弟,江蘇無錫人,出身於錢莊學徒。1896年起在上海自營廣生錢莊,1900年開始投資於近代工業,在無錫與人合夥創辦保興麵粉廠,1903年合夥人退出,更名為茂新麵粉公司。1905年,又轉而投資棉紡業,在無錫集股開設振新紗廠。辛亥革命後向上海發展,先創建福新麵粉公司,繼又退出振新紗廠,於1915年創辦申新紡織無限公司,1921年合組成茂新、福新、申新總公公司,榮宗敬為總經理。

茂新、福新、申新總公司大樓

申新一廠

  申新初創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時期,申新獲利擴展迅速,至1922年,先後在上海、無錫、漢口建成投產的有4個廠。1922年後,民族棉紡業處境艱難,申新卻繼續舉債收買舊廠,增建新廠,至1931年發展到全盛時期,在國內共有9個廠,總計紗錠46萬枚,佈機4757臺,職工逾3萬人。1932年,申新各廠實際自有資本共達1800萬元,資產總值為6400餘萬元。這時,榮氏兄弟在申新各廠的投資約占申新資本總額的80%。後受民族危機和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申新在1934年6月的負債高達6300萬元以上,已接近全部資產總值,上海各廠乃被迫全部或部分由中國銀行和上海銀行等組成的銀團墊款營運。這一時期,企業的實際自有資本不斷減少,1935年僅餘180萬元,1936年為237萬元。但是,企業的規模仍續有擴充,至1936年止,共有紗錠57萬枚,佈機5304臺,均占全國(除東北三省外)民族資本棉紡廠紗錠和佈機總數的1/5以上。這時,以榮氏資本為中心的茂新、福新、申新總公司全部資產總值已在1億元以上。

福新第二、第四、第八面粉廠

  抗日戰爭期間,除漢口申新四廠和福新五廠內遷重慶、寶雞外,餘均相繼被日本侵略軍侵占。1938年榮宗敬病故,企業內部矛盾表面化,分成三個系統。抗日戰爭結束後,申新原有各廠規模均未恢復至戰前水平,但包括各系統新建紗廠在內,紗錠總數仍占全國民族資本棉紡業總數的1/5以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5月,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上海申新各廠合組成立申新紡織公司總管理處,由榮德生之子榮毅仁(1916~ )任總經理。1951~1955年,各地申新紗廠全部實現公私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