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馬克思和F.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黨綱。它是科學共產主義第一部偉大的綱領性文獻,是全部科學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

馬克思的原稿

  《宣言》是革命理論同工人運動相結合合的偉大成果。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瞭在倫敦舉行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經過激烈鬥爭,大會通過瞭同盟章程,並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宣言形式草擬同盟的綱領。《宣言》寫成於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並於1848年2月在倫敦出版。《宣言》原文為德文,以後陸續被翻譯成許多歐洲國傢的文字。1848年的各個版本中未提《宣言》作者的名字。在1850年憲章派的機關刊物《紅色共和黨人》登載《宣言》的第一個英文譯文時,該雜志的編輯G.J.哈尼(1817~1897)才在序言中首次指出作者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為各種文本先後寫過七篇序言。中國於1920年在上海出版瞭由陳望道(1890~1977)翻譯的《宣言》第一個中譯本。

1848年第1版正文第1頁

  《宣言》由前言和四章正文組成,第一次完整、系統和嚴密地闡述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思想。《宣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瞭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及其內部矛盾,揭示瞭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規律,論證瞭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分析瞭無產階級產生、發展和成熟的過程,論證瞭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的偉大歷史使命;闡述瞭經濟危機的各種表現,指出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危機的後果將導致資本主義矛盾加深;揭示瞭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的特征是赤裸裸的利害關系和金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是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資本主義經營的唯一目的是為瞭賺取利潤。此外,《宣言》對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的批判,也豐富和發展瞭科學共產主義學說。

  《宣言》的出版,開創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紀元,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它說明在19世紀40年代後期馬克思和恩格斯經濟學說所獲得的巨大進展。《宣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仍然是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銳利武器。

  

參考書目

 馬克思、恩格斯1872~1893年為《共產黨宣言》所寫的七篇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