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克混合的矩陣。起到不同味道誇克的混合作用。按照普適性,應以同樣的四費米子弱相互作用理論(見電弱統一理論)研究μ子的衰變和β衰變,實驗上發現兩者的耦合常數不等:

G μ=(1.166 32±0.000 02)×10 5吉吉電子伏 2 G β=(1.147 30±0.000 64)×10 −5吉電子伏 −2

這導致N.卡比玻引入強子弱流之間的混合參數(卡比玻角)。以SU(2)×U(1)為規范群的電弱相互作用標準模型中,誇克和輕子被放入左手二重態和右手單態。電荷Q=(−1/3)e的誇克的質量本征態和弱作用本征態並不一樣。把它們聯系起來的矩陣稱為誇克的混合矩陣。二代誇克的混合矩陣僅包含一個參數,就是卡比玻角。1973年小林誠和益川敏英引入三代誇克的混合矩陣,一個三行三列的么正矩陣:

矩陣 V可由四個獨立的實參數表達,通常選擇三個歐拉角和一個相角 θ 1θ 2θ 3δ來描述。CKM矩陣以卡比玻、小林誠、益川敏英三人名(Cabbibo、Kobayashi、Maskawa)的第一個字母命名,它可有幾種參數化形式,標準的參數化形式為: 其中 cij= cos θ ij, sij= sin θ ij, i, j=1,2,3為誇克代的標志,位相 δ 13的取值為0≤ δ<2π,它若不為零,則表示在弱作用中破壞CP不變性。

  CKM矩陣元的確定依賴於相關的弱作用衰變過程的實驗測量結果和相關強子躍遷矩陣元的理論計算。大多數CKM矩陣元數值的主要誤差來自理論計算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