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壯族民眾創作的文學。包括廣泛流傳於壯族民間的口頭文學和作傢、詩人用壯文或者漢字創作的書面文學兩大部分。

《佈伯》插圖

  早在遠古時期,壯族先民就根據自己的想像,創作瞭諸如《佈洛陀》、《麼六甲》》等神話,形象、生動地解釋天地的開辟、萬物的創造、人類的起源。同時,還創作瞭《母子尋太陽》、《佈伯》、《莫一大王》等反映壯族先民追求光明、勇於獻身和戰勝自然、主宰自然樸素願望的神話。這些神話為壯族民間傳說、故事、歌謠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至近古時期,壯族民間產生大量的傳說和故事並廣泛流傳。這些傳說故事有的敘述山川名勝的來歷或風俗習慣的起源,如《趕山鞭》、《金銀洞》、《都靈川》、《紅水河的故事》、《文江塔的來歷》等;有的揭露統治階級猙獰的嘴臉,頌揚壯族人民反抗鬥爭的精神,如劉三姐傳說、《紅銅鼓》、《岑遜王》、《逃軍糧》、《八兄弟戲土司》等;有的反映壯族人民追求自主婚姻,向往美好生活,如《一幅壯錦》、《田螺姑娘》、《龍女與孤兒》等;有的反映壯族人民倫理觀念,表現壯族人民愛憎好惡,如《葉限故事》、《兩姐妹》、《兩媳婦》、《達架與達侖》、《三個貪心的朋友》等;也有的反映太平天國起義、中法戰爭等,如《快跟洪秀全》、《三訪蕭朝貴》、《翼王做壽》、《活捉趙狗官》、《黃鼎鳳起義》、《吳凌雲破寧明》、《劉二破敵巒》、《馮子材大鬧諒山》等。壯族民歌非常豐富,這同壯族有歌圩對歌習俗有關。民歌分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是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隻詠一事,篇幅有長有短,長的可達300多行。民間抒情長詩和敘事長詩也很豐富,有的以本民族社會生活為素材,反映壯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和壯族人民的婚姻傢庭、悲歡離合,如《嘹歌》、《幽騷》、《七姑》、《八姑》、《鴛鴦巖》、《達備之歌》、《達穩之歌》、《特華之歌》、《控告土官歌》等;有的源自漢族民間傳說、章回小說、彈詞說唱和戲曲傳奇,如《朱買臣》、《孟薑女》、《山伯英臺》、《毛紅玉英》、《文龍肖妮》、《李旦鳳姣》等。這些源自漢族故事的敘事長詩在壯族地區廣泛流傳,老幼皆知,不僅是壯族人民審美情趣和創作能力的具體體現,而且是壯漢文化交流的積極成果。

  唐宋以後,尤其是明清時期,隨著壯漢兩民族政治、經濟的頻繁交往,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並因此先後湧現出一大批能熟練運用漢語文進行文學創作的壯族作傢、詩人,如張鴻翮、張鴻慧、劉新翰、劉定逌、黎建三、黃體元、黃體正、鄭獻甫、韋豐華、覃海安、黎申產、黃煥中、蒙泉鏡、韋繡孟等;以及一大批完全可與同時期漢族詩人相媲美的作品,如張鴻翮的《送友人回羊城》、黎建三的《大雪初止過烏鞘嶺》、鄭獻甫的《觀秧田》和《義馬行》、韋豐華的《雜感四首》、黎申產的《詠物小詩》、黃君鏗的《洞庭行》、黃煥中的《龍州竹枝詞》、蒙泉鏡的《感事步韻》等。除瞭詩歌創作,壯族詩人對中國古代詩歌理論也有相當深刻的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如劉定逌就認為詩歌是從現實生活觸發而出的,認為“詩心來天外,詩境呈眼前;詩意起後事,詩趣遊物先”。這一見解所提到的“詩意”、“詩境”、“詩心”、“詩趣”,與袁枚所謂的“性”、“靈”頗相一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壯族文學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裡,廣泛流傳於壯族民間的口頭文學作品大多得到搜集、翻譯、整理和出版。同時,還湧現出一大批用漢語文進行創作的作傢、詩人。如陸地、韋一凡、潘榮才、黃鉦、孫步康、王雲高、凡一平、黃佩華、蘇方學、何培嵩、凌渡、岑獻青、馮藝、嚴風華、莎紅、黃青、韋其麟、農冠品、黃堃、黃神彪等;湧現出《美麗的南方》、《瀑佈》、《太陽神的神廟》、《劫波》、《明星恨》、《冬雪》、《黑旗虎影》、《跪下》、《瓦氏夫人》、《嶺南血花》、《歌王別傳》、《山歡水笑》、《醒來的大山》、《甜甜的鄉情》、《花山壁畫》、《故鄉的歌坡》、《窗外是風景》等清新優美的詩歌、散文作品和用壯文創作的中篇小說《造字人》、短篇小說《在汽車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