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晉玄學傢郭象註釋《莊子》的名著。自南北朝開始,學術界對題名為郭象著的《莊子註》,是否真屬於郭象,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一說為郭象竊取向秀的成果,自己隻註瞭《秋水》、《至樂》二篇,又改換《馬蹄》註一篇,其餘眾篇或定點文句而已。另一說則認為郭像是在向秀註的基礎上“述而廣之”。目前學術界多認同第二種觀點,認為郭象註自有獨到之處,同時也汲取瞭向秀的思想。

《莊子註》(明刻本)

  《莊子註》代表瞭魏晉玄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是在早期玄學“以無為本”的理論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名士風氣遭到崇有論駁難、批評後出現的,因此帶有後期玄學的理論特點。其中著重發揮“自生”、“獨化”、“無待”、“自足其性”、“物安其分”、“內聖外王”等觀點,對《莊子》思想多有改造與發展。《莊子註》版本很多,有《四部叢刊》影印本、明代《道藏》本等。今通行者為中華書局出版的清代郭慶藩著《莊子集釋》點校本。近人王叔岷著《郭象莊子註校記》,對郭象註文作瞭詳細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