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營養繁殖方法的一種。又稱壓枝。即將植物的枝、蔓壓埋於濕潤基質中,待其生根後與母株割離,成為新的植株。因所壓枝、蔓初期有來自母株的養分、水分供應,較易生根,管理也比較簡單。但繁殖係數小,難以大量生產。大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難或要求繁殖較大的新株時才用此法。

  壓條前先培養健壯的母株,以其半木質化或1~2年生枝條作為壓條材料。春季萌芽前後至秋季均可進行,而以春季為主。常綠樹宜在雨季進行。壓條方法因因植物的生長特性而異。常見的有下列幾類:

  普通壓條 適用於有柔軟枝、蔓的植物,或近地面處有較多易彎曲枝條的樹種,如辛夷、蠟梅等。操作時將母株上近地面的1~2年生枝條向四方彎曲,並於下方刻傷後壓入坑中,用鉤狀物固定,培土踏實,使枝與土密接,枝梢垂直向上露出地面並插縛一支持物。對名貴或難移植的樹種,可直接壓入盆中。

  水平壓條 適用於枝條較長且易生根的樹種,如蘋果矮化砧、藤本月季等(圖1)。此法在同一枝條上可得到數棵植株。又稱連續壓條掘溝壓條。操作時順偃枝挖淺溝,將按適當間隔刻傷的枝條水平固定於溝中,除去枝條上向下生長的芽,填埋細土。待生根萌芽後在節間處逐一切斷,每株苗木均附有母體的一段,如錘狀。故在中國也稱撞木壓條。

圖1 水平壓條

圖2 波狀壓條

  波狀壓條 適用於枝蔓特長的藤本植物,如紫藤、金銀花、葡萄等(圖2)。將枝蔓上下彎曲成波狀,將著地的部分埋壓土中,待其生根、突出地面部分萌芽並生長一定時期後,逐段切成新植株。

  堆土壓條 適用於根頸部分蘗性強,或呈叢狀的各類樹木,如辛夷、珍珠梅、黃刺玫、李、石榴等。在壓條的前一年可將母株枝條在離地面15~25厘米處剪去,促進根頸部萌發多量枝條,次年將各枝條基部刻傷,然後堆土埋壓(圖3)。對某些嫩枝容易生根的種類,可於生長季當嫩枝長到20厘米以上時,將枝條基部葉子去掉並刻傷,或環剝,然後分次培壓濕土厚約30厘米,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圖3 堆土壓條

  空中壓條 中國創造,16世紀時已普遍采用。又稱中國壓條高壓條。適用於高大或枝條不易彎曲的植株。通常多用於名貴樹種如山茶、桂花、龍眼、荔枝、人心果等的繁殖。操作時選1~3年生枝條,環剝2~4厘米,並刮去嫩綠色的形成層或縱刻成傷口,用塑料佈、對開的竹筒、瓦罐等包合於割傷處,綁緊固定,內填入苔蘚或肥沃土壤,並經常澆水保持濕潤,待生根後即可從母株上切離而另成新株(圖4)。

圖4 空中壓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