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丹毒絲菌屬的紅斑丹毒絲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所致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病菌可分為24個血清型,大多在中國均有發現,其中以1、2兩型較多,主要發生於豬。其他動物如牛、羊、犬、馬、水貂、雞、火雞、鴨、鵝、鵪鶉、麻雀、雉等,以及野豬、鼷鼠等也有發生,或有分離到病菌的報告。人和海豚也可感染。貌似健康的動物包括魚類可帶菌。

  病原菌主要通過消化道或損傷的皮膚感染,或經蚊、蠅、虱、蟎蟎等傳播。潛伏期3~5天,個別僅1天。臨床診斷上分為:①急性敗血型。以突然暴發和高致死率(可達80%~90%)為特征。不死的轉為疹塊型或慢性型。②亞急性疹塊型。以皮膚上出現圓形、方形或菱形紅色疹塊為特征,俗稱“打火印”或“金鋼石皮病”。病初體溫可升高至41℃以上,經二三天疹塊發生後,體溫下降,病情減輕,逐漸康復,病程一般一二周;惡化的可致敗血型而死。③慢性型。多由前兩型轉變而來,也有原發者,常表現慢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和皮膚壞死等,病程較長,可延續數周至數月。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診斷癥狀及剖檢等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須作細菌學檢查和血清學試驗。註射青黴素有療效。在預防上,中國使用的有豬丹毒弱毒菌苗和氫氧化鋁菌苗,及豬瘟或豬肺疫混合的二聯苗或三聯苗等,效果良好。

  人感染該菌為類丹毒,多發生於獸醫、屠宰人員以及漁業工作者。由皮膚損傷引起,感染部位紅腫、疼痛,間或可發生敗血癥、關節炎和心內膜炎等。用青黴素可迅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