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畫傢。字澤民,號睢陽山人。祖籍睢陽(今河南商丘西南),後寓居蘇州。年輕時以詩文書畫聞名鄉裏,曾就學於吳興(今浙江湖州)名士姚式。25歲至大都(今北京),因趙孟頫的推薦,得入仕途,受知於仁宗、英宗兩朝,官國史院編修,授鎮東行中書省儒學提舉。至治二年(1322)英宗狩獵,朱德潤進《雪獵圖》,並獻《雪獵賦》萬餘言,為皇帝所重視。英宗死後,退隱傢居30年年。至正十一年(1351)復出任江浙行中書省照磨,參與地方軍政事務。晚年以病歸裡。朱德潤擅長書畫,早年受高克恭、趙孟頫的影響。書法學王羲之,筆力遒健,被譽為可頡頏鮮(鮮於樞)趙(趙孟頫)。山水師法許道寧和郭熙,樹枝用蟹爪,山石作卷雲皴。構圖或作溪山清遠,或作林木挺健、峰巒聳秀,均富真實感。筆墨勁秀清雅,在李成、郭熙之外另辟蹊徑。傳世作品有《秀野軒圖》(見圖),淡色水墨山水,秀野軒為其友人周馳的書齋。畫面表現疏林平遠之景,意境清幽,畫法出自許道寧、郭熙而有變化,筆墨蒼秀。卷後自書《秀野軒記》一篇,書畫合璧,為其晚年的代表作。另一幅《林下鳴琴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近景蒼松挺立,遠處山峰層疊,景物曠遠,筆墨挺健秀潤。其他還有《松溪放艇圖》(故宮博物院藏),《渾淪圖》(上海博物館藏)等。

《秀野軒圖》(故宮博物院藏)

  朱德潤的詩歌和他的畫一樣,多描寫平遠幽靜的境界,但也有一些揭露當時社會中怪現象的作品。《無祿員》《外宅婦》《官買田》等,描寫瞭元代社會特有的醜惡現象,一定程度上觸及階級壓迫的本質,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著有《存復齋集》10卷,附1卷。